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传入中国后,受到了不少年轻人欢迎。不知从何时起,传统的七夕节被称作了“中国情人节”,一度引起讨论。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就国内民俗来说并没有这个说法,如果一定要说有类似西方情人节的节日,那么元宵节更接近一些,“元宵节有十分热闹的灯会,平时不出门的女孩子也可以名正言顺上街游玩,扩大和异性交往的机会”(2月11日《中国新闻网》)
现在大家过的2月14日情人节虽然是西方的,不过,大家过得很开心,也多将这一天当作“情人节”,对此,许多人是不开心的,因为中国也有自己的“情人节”。当然,现在约定俗成的是传统的七夕节被称作了“中国情人节”,但从专家的角度来说,将传统的七夕节当作“中国情人节”并不妥当。这也不无道理,不过,谁是最合适的“中国情人节”,除了要听专家的话,更要听民众的话,因为民意最能够决定谁是“中国情人节”。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冯骥才曾表示,七夕节是一个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角的节日。按照民间传说,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双方对爱的承诺,不是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因此将“七夕节”称为“中国情人节”并不妥当。此话不无道理,的确,将“七夕”称为“情人节”有“误读”的嫌疑,而元宵节则略带“大众狂欢”的性质,深闺中的女子亦可出门观灯,与异性相识、相会,相较而言,元宵节才更像“中国情人节”。可惜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并不太认可将元宵节当作“中国情人节”。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元宵节,自然有元宵节的过法,这个节日不会因为不是“中国情人节”而感到伤心,在民众心目中,元宵节的地位也是其它节日所无法替代的。
其实,不管谁是“中国情人节”,恐怕比起西方的“情人节”来说,还是逊色得多,这也并不是说有“崇洋媚外”的意味,最主要的是民众习惯于这个节日,当然,这也与这个节日商家的推动力有关联。
社会在发展,谁是“中国情人节”并不重要,而拿“中国情人节”与西方情人节比高低争长短更没有必要。过好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让传统节日的传统活动越办越红火。要继承、发展有益民俗,既需要政府积极引导,也需要老百姓真正参与,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后的传统节日,才会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南方网郭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