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日,一段“河北广宗县交警夜查货车收黑钱成风”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其中一段视频显示,2016年10月7日21时许,一辆大货车被一交警拦停,司机跳下车,手拿百元大钞递过去。交警接过钱摆摆手说:“走吧,走吧。”;爆料人共拍了4段视频,其余3段拍摄时间分别为2016年3月27日、10月4日、10月7日。记者在邢临公路上随机采访多名货车司机。司机们均表示,广宗县交警乱收费不开票的情况已经很多年了,因为开票拿钱多,不开票拿钱少,司机对这种收“黑钱”的模式已经认可。针对“河北广宗县交警夜查货车收黑钱成风”一事,河北省广宗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室28日表示,此事引起县纪委高度重视,已成立独立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会及时向媒体和社会公布。(中国新闻网11月28日)
如果这种交警收黑钱的权力腐败只是偶尔发生并被曝光出来的个案,那或许算得上少数交警队伍中素质不高的害群之马,此时此刻就应该引起当地公安交警甚至纪委的“高度重视”,那将其作为权力部门腐败的苗头加以打击和遏制,或许效果会好得多,至少可以向其它尚未被利益腐蚀的交警敲响警钟。然而事实却是这个地区的交警多年来一直在向过境的卡车司机收取“黑钱”,几成常态,却不但没有被纪委“高度重视”,甚至好象多年来他们毫不知情一样。纪委的同志们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当然不会也不可能知道,何况交警们很多时候都是在夜间实施收黑钱的行动。这对守株待兔式查处腐败的县纪委来说,更是蒙在鼓里一般。
不过似乎恰恰相反的是交警一定对纪委的工作方式了如指掌,更对那些长期超载过境的大货车司机的逐利心理了然于心,所以多年来交警们甚至将这种收黑钱的权力腐败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在这条路上行驶的大货车司机与交警之间的默契和“行规”,即所谓的收黑钱“模式”。可谓是交警与司机之间互惠互利。但这惠和利,成了交警的私利和司机超载甚至违章少受处罚的优惠。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在当地民间众所周知的腐败能够堂而皇之存在的原因之一。
我们看到已经曝光的那些腐败内幕,有司机向记者说,“我开货车七八年了,经常拉货从广宗县过,每次都给交警100元,前几年是50元。他们从来不开票,反正给了钱就能过,至于你的车是否超载,是否违规,交警根本就不会管你。”山东籍货车司机张明(化名)称,从这条路上跑的老司机都知道这事,在我们货车司机圈子里早就流传一句话,叫“宁过三江口,不在广宗走”。“其实我们也知道这样塞钱不对,但是你要正规开票就是200元,最重要的是耽误时间。要是叫交警开票,就去等吧,少说叫你等两三个小时。现在活不好干,耽误了时间,货场是要扣我们钱的,没办法交点小钱过去算了。”司机李成说(化名)。
”交点小钱“的背后,表面上是交警收了黑钱中饱私囊,司机少交罚款并提高货运效率占了便宜,但根本上是损害国家的利益,一方面交警的腐败行为损害了公权力部门的形象,甚至直接抹黑了法律的威严,另一方面本应该罚没的款项流入了交警私人的腰包,形成了直接侵吞公款的腐败犯罪;与此同时,交警收黑钱的另一个重大的危害即是间接鼓励大货车司机长期超载运营甚至违章驾驶,不但危害到公共安全,也对公路路面造成直接的损害,最终公路的巨大维护维修成本,仍然得由国家财政承担。当地交警的这种腐败行为,显然危害巨大,更使政府的形象、公权力的形象、法律的形象沦为公众笑柄。
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当地公安交警部门内部的普遍腐败以及县纪检部门的不作为。否则何以等到媒体曝光,腐败丑闻被社会广泛关注形成所谓的“社会舆情“,才匆匆站出来”高度重视“,早干什么去了呢?守株待兔吗?这么多年来交警都在胆大包天的收”黑钱“,当地公安部门真的一无所知吗?公众能够想象,既然收黑钱多年,不可能只是最基层最底层的交警有为么大的胆子,那么这期间到底有没有领导参与?有哪些层级的干部参与?是否存在有组织的集体腐败?收的黑钱到底是如何分配的?疑问很多,如果县纪委真正的“高度重视”,那就得动真格的,一查到底,看看这个长期存在的腐败黑洞是如何形成又如何成为“收黑钱模式”的。
耐人寻味的是河北当地网民还揭露说,“广宗交警收黑钱?好像你们刚刚知道似的,邢台交警都这样,沙河交警最厉害,都尼码的接着装吧”,如果属实,那该“高度重视”的应该不止广宗县纪委了,河北省纪检机关是不是也应该“高度重视”一番呢?再有就是人们担心,这次有司机曝光交警丑闻后,如果当地纪检机关查处时只是应付舆情然后罚酒三杯的话,那不但起不整肃队伍的掇腐败效果,甚至还有可能变异成当地交警今后在工作中“修理和刁难过往货车司机,这也是有大量网民嘲笑主动曝光丑闻的司机是“自找麻烦”、“自断财路”,比如罚款更高、处置时间更长,当然司机们不能再花小钱随意超载了,好象是在跟自己过不去一样。人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关键还得看当地纪检机关是不是动真格的“高度重视”。
毫无疑问纪委在“高度重视”的同时,也应该检讨和反思纪检机关守株待兔式的不作为,一个地方存在长期的甚至几乎公开化的集体权力腐败,纪检部门真的能脱得了干系?群众提供线索和举报其实只是反腐败的方式之一,但对所管辖区域的行政或权力机关加强日常监管难道不也是纪委责无旁贷的责任?非要等到媒体曝光形成来势汹汹的“社会舆情“,才“高度重视”,未免给人亡羊补牢的感觉。当然亡羊补牢尤未晚,希望能查个水落石出,让那些腐败分子充分暴露在腐败的阳光之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