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9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让“患癌女教师被开除”的悲剧不再上演?

[复制链接]

2837

主题

2838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2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7:1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伶利死了,死在8月的闷热天里,却让不少人感到了一些悲凉。

    她曾是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的一名外语老师,之后被诊断为癌症,被学校以“旷工”的理由开除了。其实,她并没有“旷工”,只是去看病了。

    媒体报道后,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院长陈玲与学校领导一起到刘伶利家中,向刘伶利父母当面道歉,并与刘伶利律师一起商议赔偿方案,目前已经初步达成一致。除了执行法院判决的补发她7.2万元的工资和丧葬费,另外还补充支付因为没有医保而无法报销的医药费等经济补偿。

    可惜,刘伶利已无法看到。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让病人走得舒服一些,符合人们的基本认知。纵观整个事件,不论是学院的人事处处长,还是学院的负责人,但凡有点人性,也起码会关心一下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也不会拿冷冰冰的红头文件去搪塞病人家属。

    这个事情还在进一步处理过程中。不可否认,规则总有漏洞需要弥补,制度总有不完善需要改进。作为局外人,除了为完善法律法规制度而鼓与呼之外,我们还要追问一句:如何让“患癌女教师被开除”的悲剧不再上演?   

    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往往和内在的同情心、良知等联系在一起,相对而言,制度更多地只是一个激励或扼杀道德的外部条件。当一个人的生命痛苦无法引发另一个人出手相救时,并不只是或总是制度的错,说明一些人可能连基本的人性都守不住了。从某种角度说,离开人性,期待制度能够像变魔法一样变出道德,或许只能是一厢情愿。

    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呼格案”十九年后沉冤得雪,江平教授为呼格吉勒图题写了墓志铭,称其“以生命警示司法权柄者,应重证据,不臆断。”如今,刘伶利的墓志铭上应当写些什么呢?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