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果冻
所谓“按下葫芦浮起瓢”,广东高考状元屏蔽不到三天,名单近日又陆续浮出水面。国人的“状元崇拜”似乎不可遏抑,有媒体做起“猜想”专题———假如没了状元,世界将会怎样?中学:没状元,让咱怎么做招生简章。高校:没状元,清华北大该急坏了。状元房、状元笔记、状元讲座、状元承诺班……商家:没状元,怎么卖房卖培训?(昨日《信息时报》)
把状元做成产业链,也算是当代社会才有的奇景。要放在古代,十年寒窗无人知,一朝成名天下闻,受益的除了状元本人及其家人,最多让修建状元牌坊的木匠沾沾光。假如要拍一部纪录片记录当下最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一个是春运,另一个恐怕就是高考。能在2012高考全国报名总人数915万人中脱颖而出,本身确实具有一定传奇性。物以稀为贵,旁人凑个热闹也正常。
问题是,对于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抱负的教育来讲,高考目前还是个不够完善的评价体系。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实现“四化”任务繁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盛行。学生理科水平,用分数自然好衡量,文科则不一定。高考以分数论英雄,回应了这种学科分野。其影响深远程度,直到最近还有哈工大教授猛烈抨击文史哲,认为“文史哲是文不聪的渊薮,从那里出来的人多半不具有科学世界观,反科学,爱哲学,挺中医,将贻害社会”……这让我等高考分班时选择了文科的学生躺着中枪。
状元崇拜,说到底是有关何为“成功学生”的社会取态,与“高分低能”、“文科无用”一样,症结在于评价标准太单一。放在别的环境,分数高并不能证明就是优秀学生。国内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算是探路之 举 ,国 外 如 美 国 的 高 考 ,除 了SA T考试成绩,面试、自荐信也很重要。且SA T每年考7次,考生任选考试时间,不限考试次数。假如中国也这么考,一年得产生多少“状元”?说不定倒能降低媒体和学校对状元的兴奋度。
说到SA T每年考7次,让我想起俞敏洪来。这位“新东方”创办人,第一次高考,英语只考了33分,复读;第二年,英语55分,复读;在一片质疑声中,俞敏洪坚持再读一年,第三年高考英语90分,终被北大录取。这则故事被无数考生当做励志故事加以传扬,非状元不取,非名校不进,一考定终身,自然有人以青春做赌注。这样的考试是人性还是非人性,还真不好说。而三年韶华,假如不是复读,年轻人其实也可以做其他美好的事。
人人、校校争状元,投入产出比又如何?若干年前有研究课题组公布“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结果表明:“所有的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学术领域,中国两院院士、外国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奖人等名单,也没有出现高考状元的名字;杰出政治家中,同样没有高考状元”,这说明,改变命运的是知识,而不是状元或一次考试。风物长宜放眼量,没有状元的世界恐怕只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