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3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林寺风波值得佛教界深思

[复制链接]

890

主题

1291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30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1:1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禅宗祖庭的少林寺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国际上也声名远播。但同时,因为寺院上市努力和寺庙承包风波,地方、寺院和景区企业等众多相关者的利益纠葛,甚至是少林寺僧人自身引发的争议,少林寺也经常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最近,方丈释永信遭举报一事,就再次把少林寺推到风口之上。
  表面上看,这次风波源自有关释永信个人“私德”的争议,但背后却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值得宗教管理部门、佛教界乃至广大社会信众思考。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不仅少林寺,当下各大宗教教派其实都面临这样几个棘手问题:一是如何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宗教世俗化;二是在物质经济极为丰富的环境,如何处理好宗教出世和入世之间的二元张力;三是如何处理政府管理、宗教文化旅游经济利益、宗教场所开发利用维护修缮、宗教名人大德之间的关系。

  想让少林文化全球化,但却更趋世俗化

  全球化极大促进了世界各领域的发展,同样也给宗教教派和教义的发展和传播带来机遇和挑战。在佛教界,可以说少林寺采取的是主动面对佛教全球化的策略,它努力尝试将少林文化全球化,这是积极的一面。



  但问题是,少林文化首先是佛教文化,少林文化全球化的主旨是具有中国少林禅宗特色的佛教全球化。在此进程中,社会大众很难看到少林禅宗全球化在传播和发展方面的显在策略,更多看到的是少林寺日益快速的世俗化。比如在对外传播中卷入大量非佛教非禅宗本身的活动。无论少林寺门票分成、周边土地开发和利用,还是名称不一的各类少林寺所属公司,这些都使人们觉得少林寺似乎成了一个大型法人公司。在这种“公司化”过程中,少林文化被平面化和简单化了。

  某种意义上看,少林特色的禅宗文化丢掉了其自主性,佛教自身的出世关切、入世关怀被削弱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少林走向全面世俗化、企业化是否迷失了禅宗祖庭以及禅宗自身的独立性?是否弄丢了佛法的根基?少林寺争议和风波不停,是否值得其自身以及整个佛教界深入思考?往大了说,这样的思考可能关乎中国佛教全球化的发展和未来走向。笔者的基本态度是,佛教等宗教都需明确其在世俗化趋势中的宗教性定位和作用,避免陷入世俗主义的泥潭,不能成为经济物质主义的奴隶。

  出世与入世平衡未果,反成经济利益平衡

  传统的佛教具有高度出世主义精神和出世的实践。但在佛教中国化的历史中,传统出世主义倾向得到极大平衡,禅宗便是对出世和入世的平衡。

  那么在当代,佛教如何看待和处理自身的现实问题,如何平衡现实生活中的入世和出世?在大乘佛教的教理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出世和入世的平衡理解。但具体到某位法师、僧人或在家弟子,他们是否可以达成出世和入世的平衡就难说了。尤其在当前经济发展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寺庙和僧人难以面对世俗力量的冲击和消费主义的诱惑,某些商人也以不同方式将资本渗透到寺庙经济中。这样达成的并不是入世和出世的平衡,而是经济利益的开发和分配,是经济利益的平衡。

  现在,佛教在入世和出世方面的不平衡已成事实,可以说大都入世有余、出世不足,而且对于出世的理解有时还存在不少迷信主义色彩。这种迷信主义的出世对佛教的发展同样没有意义,也不符合佛陀的教法。笔者对此的看法是,在新时代下,需要重新审视佛教的出世和入世,佛教需要积极应变,避免自身陷入无止境的出世和入世的纠结中。

  厘清一僧一寺与整个佛教的关系

  我们还急需理顺佛教和政府、佛教和寺庙、寺庙和经济、寺庙和名人高僧大德之间的关系。目前,地方政府介入佛教、尤其是佛教经济司空见惯。这个问题不理顺,其他许多问题也难以解决。政府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增加社会福祉,这是其职责所在。但传统上,佛教主要关心我们人的身心安顿,尤其是安顿我们的心灵。但若佛教过多甚至被动地参与到世俗之中,特别是过多参与到地方经济发展中,则一寺一庙都很可能影响整个佛教的声誉。

  不过我们也不能言过其实,不能因为某位佛教高僧或某某寺庙卷入纠纷,就想当然地推断整个佛教存在问题。佛教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不可能因为某个个体出了问题就整体面临危机。比如现在就有人把释永信和少林寺捆绑在一起,把少林寺和中国佛教捆绑在一起。他们认为,如若释永信出了问题,少林寺就会崩溃,中国佛教的颜面就会扫地,这种想法非常不妥。

  我们需要理性区分一僧、一寺与佛教整体发展,厘清佛教发展和政府管理、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分个别和整体、不分发展和传统、不分心灵安顿和经济物质,而将它们强行捆绑在一起,这不仅在佛教认识论上容易产生困难甚至犯错,更会在实践中带来难以想象的烦恼和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笔者的基本态度是,佛教界需要强化教界自身制度的建设,国家也需进一步强化宗教法律制度的建设。只有在制度和法律的框架下,才能有效解决教内的个案问题,肃清个案给整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