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近退休却身陷囹圄,妻子也一同被定罪判刑。广东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湛岳登,据检方指控的33项受贿犯罪事实中,其中竟有30项涉及卖官,湛岳登因此收受金额高达人民币329万元,检方也在庭审中曾用“有求必应”一词来形容卖官的疯狂程度。(3月29日 人民网)
“有需求,就必然有市场”。不得不说,“卖官书记”之所以热衷于“卖官”,甚至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需要“官帽”的官员、下属,实在太多。试想,如果没有一个人索取官帽,“卖官书记”的卖点何来?同时,“卖官成瘾”的背后,大众不禁要问:选人用人的监管去哪儿了?耐人寻味。
“树欲静而风不止”。据调查,广东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湛岳登,在担任湛江市遂溪县县长、县委副书记、书记期间,受贿共计人民币459万元、港币22万元、1.6万美元,主要为有关干部职务调整、升迁、连任提供帮助与支持,并助人承接工程。就这样,腐败分子之间的行贿受贿,变成了一对多、多对多的复杂关系。就这样,你腐我腐大家腐,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毕竟是少数,能够勇敢地站出来断喝一声、制止一回的人少了、没有了,很多官员想不腐败都难。
毋庸置疑,有的人不是真疯,而是“装疯”。买官卖官、行贿受贿,是党纪条规所明令禁止的。但是,居然有人将买官卖官“正常化”、“合法化”,收钱给“帽子”,来者不拒,有求必应,实在是“装疯卖傻”地视党纪国法于无形,更无声中拷问着选人用人监管之疏。目前,虽然我国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途径和渠道非常之多,权力机关监督,上下级相互监督,专门监督机关监督、党内监督、新闻媒体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等等,但是仍不能有效防止腐败情况的发生和蔓延,这其中有深层次的原因,而对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不力成了久治难愈的“慢性病”。
“腐败不除,国家无以立本;腐败不除,政党无以立威;腐败不除,政府无以立信。”当下,类似湛岳登的腐败案件俨然割头韭菜——难以死心,实在值得警醒和反思。透过湛岳登在受审时,哭称自己从“千人拥护的座上宾”沦为“万年唾骂的阶下囚”,非常懊悔。但忏悔亦是为时已晚,因为,不管什么人,不管职务有多高,功劳有多大,只要触犯了法律,就会受到查处,决不手软。这,才是民之所盼。(文/陈小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