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0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琉球王宫难逃火劫 这只神兽该不该负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6 09:0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几日,日本冲绳县那霸市首里城三层木造正殿等被烧毁,突如其来的火灾使得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受到重创,据了解,首里城为木造建筑,但里面却没有足够的消防洒水设备,这是让整个城被烧毁的主要原因。

大火中的首里城

实际上,不惟现在,古代社会里的火灾同样是建筑尤其是木制建筑最为可怕也最难以防范的事故。那么,当时的人们怕火怕到何种程度呢?这从“灾”字字义便可看出。《说文》释道:“烖,天火曰烖......灾,或从宀火。火起于下,焚其上也。”段玉裁对此作注时还特意援引春秋时发生的一则失火事件为例强调了天火所引起的恐慌。按照许慎的说法,“灾”字的本义应为天火所引起的灾害,即火灾是从天而降的,从上部烧至下部。而后,“灾”慢慢有了人为火灾的意思,即火从下生起,危害其上。根据典籍记载来看,“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难”,还有“大者曰灾,小者火”。这就说明在当时人看来人为起火算不上极为紧要的事,一般情况下只会引起小范围的受损,而天火就不一样了,极可能是会引起国家和社会动荡的大祸事,因此西周时多有“国有大故天烖”“祸烖杀礼”等说法,周朝重礼,并以礼治国,将礼视作“为政之精髓”,但即便“礼”地位如此,在天火面前也不得不“低头”,暂时性地作出让步。归根结底,天火成灾,对国家的秩序、社会的安定、百姓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面对生存的危机,“礼”的作用难以发挥,因此周天子则选择减少礼数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让百姓们能有更多地时间和精力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为了避免火灾,古人们可谓是绞尽脑汁,修禁火、涂雌黄、防火墙、吉祥缸......还有一只可以辟火的神兽——鸱吻

一、从鲸鱼到玄鱼:鲸尾神性的由来

早时人们虽然对自然的认知有限,不知天火因何产生,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会坐以待毙。他们很早就意识到水克火,这招对天火同样好使。民俗学者刘宗迪曾谈到,神灵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基于人们对自然、对山水地理的现实感受。基于对火和水关系的认识,古人就就幻想出来一种神兽“水精”,在神话中,“水精”是大禹的父亲鲧所化而成:

尧命夏鲧治水,九载无绩,鲧自沉于羽渊,化为玄鱼,时扬鳍振麟,横游波上,见者谓为河精。羽渊与河海通源也。海民于羽山之中修立鲧庙,四时以致祭祀,常见玄鱼与蛟龙跳跃而出,观者惊而畏之。

尧帝命鲧治水患,但九年无果,其死后化为玄鱼,人们称之为河精。海边的渔民们经常见其与蛟龙并舞,于海面上腾空跳跃。神话美则美矣,但剥去其奇幻的外衣,我们可以窥探到当时人们对于水或者说海的敬畏。范热内普在分析过渡仪式的时候指出,对于人们来说,生活当中轻易能接触到的即可视为日常、平常,新出现的尤其是陌生的则是非日常的,非日常也就意味着神秘和不可捉摸,即充满神圣性的。面对天火和海水,人们尚不能有客观、理性的认识,这些神秘莫测的自然物显然充满了神秘色彩,甚至是具有超自然力量的,也就是范热内普所说的“充满神圣性的”。在人们的观念中,海水和天火属同等阶位,且都具有神圣性,与此同时,海水又能对天火形成克制,因此,河精玄鱼作为海水信仰凝聚而成的实体物象自然而然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为其建庙立祠进行飨祀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实际上,神话中的玄鱼确有其物,只不过其存在并不玄幻,本身也比不具备神力。据相关学者考证,古越民早有鲸鱼崇拜,并有在海边用鱼干祭祀祖先神灵的做法,而玄鱼作为幻化出来的神物,其现实基础不过是鲸鱼的尾巴。鲸鱼拍打海面以驱除身体上的寄生虫的过程中会溅起水花,因其体型巨大,因此水花也极大,类似波浪,唐代人甚至直呼其为“鲸波”,如杜甫在《舟中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中写道诗:“溟涨鲸波动,衡阳雁影徂。”鲸鱼摆尾拍打海面溅起波浪的场景壮观,在时人眼中可算作难得一见的非凡景观,如元稹作《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诗:“鲸吞近溟涨,猿闹接黔巫。”溟涨说的是溟海和涨海,二者都是传说当中无边无涯的大海,庄子《逍遥游》当中提到的天池“北冥”“南冥”,说的就是溟海了,而“鲲”实际上就是鲸鱼。鲸或者说是鲲“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鹏,“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从这些描述犹可知在古人眼中鲸是何等的庞然大物,难怪它们会以此为原型想象出一位可以和蛟龙共舞的河精玄鱼。

二、从鸱尾到鸱吻:鲸鱼的尾巴变为屋脊神兽

玄鱼作为此等神物是天火的克星,在后世的发展中,它慢慢走进社会当中,在更多场合发挥作用。

要说起来,在衣食住行当中,“住”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房屋住宅不仅仅是人类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还给与人类心灵上的安全感和依赖感,到了后世,更俨然成为精神的外化实体,成为承载了信仰、文化、技艺、艺术等内容的文化空间,整体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人的认知观念和审美观。早在西周时,人们便已经开始重视对房屋的装饰,《诗经·斯干》形容住宅屋檐的装饰物“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此处描述的飞檐造型如大鸟振翅翱翔,色彩则如锦鸡一般五彩斑斓。但此处所言大鸟为何鸟?对此,我们无从知晓。庄子曾提到,人们很早就观察鸱鸮(即猫头鹰)有夜晚活动的习性,它眼睛圆如铜铃,在黑暗中依旧视力极佳,因此夜间捕食、飞翔等毫无障碍,因此人们便在屋顶安装鸱鸮形的物件,让其守护房屋,昼夜无歇。但可惜的是,现出土的文物当中尚未找到可靠的相关实证,所以,我们还无从知晓这段时期人们是否是仿照鸱鸮来装饰屋檐的。

四川牧马山崖墓出土东汉明器(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

但值得注意的是,汉代以降,屋檐的装饰物有两方面的变化:其一,屋顶两端似鱼尾翘起已成惯例;其二,凤鸟等太阳鸟的装饰作用逐渐被弱化。到了东晋,屋顶两端的翘起有了具体的名称——鸱尾。“鸱”取鸱鸮夜间活动的习性,“尾”则是上述提到的鲸尾,两种生物特性叠加,使鸱尾共同成为建筑屋顶的固定形制。人们认为鸱尾拥有玄鱼的御水神力,可以防火。东晋王嘉在《拾遗记》中有如下的记载:

“鲧治水无功,自沉羽渊,化为玄鱼。海人于羽山下修玄鱼祠,四时致祭。尝见出水长百丈,喷水激浪,必雨降。《汉书》:越巫请以鸱尾厌火灾,今鸱尾即此鱼也。”

北魏时期佚名作者创作的《列女古贤图》,远处房脊呈鱼尾状

这则材料沿用“鲧化玄鱼”的神话,并以越地古俗为端由着重强调鸱尾对玄鱼御水功能的继承,还进一步发展出它的厌火功能。根据日本学者村田治郎的考证,鸱尾及其在建筑物中的功能与作用在东晋正式形成,但那时候鸱吻在形状上还很怪异,“是个似鱼非鱼,似鸟非鸟的东西”,更为明显的是,鸱尾无头,只有鱼尾在屋顶两端上高高翘起。整体上看,鸱尾在形成之初便有御水厌火功能,但因玄鱼是神话当中的圣物,人们只知其尾形状如何,因此只能按照鱼尾的形态在屋檐上建构起鸱尾,但在命名时,又将鸱鸮的生物特性加诸在这条尾巴上,在心理上希望鸱尾能够夜以继日地防范火灾守卫房屋。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出土鸱尾

通过目前出土的鸱尾物件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对鸱尾的认知及其所体现的信仰观念。隋朝时,鸱尾鳍条变多,发展出纹饰,但依旧无头。唐代以后,鸱尾意象空前丰满,不管是其形态还是其神性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唐代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人们对于火的防范成为重中之重,鸱尾自然而然成为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防火物件。中唐以后,房脊上的鸱尾有了类似张大口的咬合状。到了晚唐,鸱尾明确有了兽头,它张口吞下屋脊,尾部翘起,但鸱吻的神性已然不再局限于尾部,从整个构件的重点来看,巨大的头部尤其是嘴部更受人们青睐,于是充满玄幻色彩和披着神话外衣的鲸鱼尾自此成为建筑物上具有厌火神性的屋脊神兽。鸱吻神兽的形象在发展过程中多受崇龙习俗的影响,其形体慢慢固定为龙首鱼尾。因此,在诸多的建筑物中鸱吻都是咬定屋脊,尾部朝天高扬的样貌。

左图为初唐时期的鸱尾,右图为中唐时期的鸱吻

三、从迷信到科学:鸱吻防火有妙招

鸱吻神兽自形成以后,身兼数职,既能美化建筑,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还能平衡受力,让建筑本身更加稳固。但鸱吻最为人们所重视的还是其防火、避雷和防漏加固的功能。

独乐寺屋脊上的鸱吻

在后世传说中,鸱吻身份有了新的变化,它常常被看作是龙之子,喜欢在险要处睁大眼睛四处观望,且生性好咬,所吞之物绝不松嘴。李东阳《怀麓堂集》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蚩吻:平生好吞,今屋脊兽头是其遗像。”鸱吻本身来自河精玄鱼,后又有了龙子的身份,其御水神力愈加高强,因此高立于屋脊之上,自然建筑受其庇护,自然免遭雨水侵损。实际上,鸱吻塑在屋脊的交汇处,此处正是屋顶的前、后坡与侧坡的交缝,而缝隙处是屋顶最为薄弱的地方,极易漏雨,附近结构也最先开始松散。在此处加上鸱吻塑像,一是在精神层面希望借助神兽的力量起到保护房屋的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其现实功能,匠人们在屋脊交合处加盖一合适的构建,以遮护房顶,并衔接结构,起到保护和稳定房顶的作用。

明清时,鸱吻身上常有神剑贯身,神剑一方面是控制鸱吻,防止其逃走,二是辟邪,保护房屋免受邪祟侵犯。但根据相关学者的考证,此处宝剑的加固作用极其明显,虽然侧脊和正脊衔接比之建筑他处算不上坚固,但总归是建筑本身所拥有的结构,鸱吻就不一样了,它相对独立,作为建筑本身以外的构件需要采取措施固定在建筑结构上,而宝剑实质上就是为了使鸱吻能牢牢固定在屋脊。由此看来,在建筑上鸱吻便同时拥有了信仰守护和实质加固防漏两方面的作用。

故宫屋脊上的鸱吻

此外,后世的鸱吻还多有金属丝傍身,这恰恰是防天火的有力证据。上述已提到,古时人们虽然对自然现象等认识不清,但很早就发挥主观能动性,想象出河精玄鱼来克制天火。建筑起火多由雷击所致,在典籍记载当中,多有雷击击碎鸱吻物件的记载,如《晋书·安帝纪》:“义熙元年六月,雷震太庙鸱尾。”《唐会要》载“杂灾变”条:“开元十五年七月四日。雷震兴教门两鸱吻,栏槛及柱灭。”位于屋脊的鸱吻处于建筑的最尖端,雷击时首当其冲,“引火上身”,成功使得建筑免受雷击之苦。到了后世,鸱吻多选用琉璃为材质,琉璃为非燃烧体,即便是雷击也不再起火,于是,不管鸱吻是否“自我牺牲”,建筑都因它的保护而得以保全。清康熙时,鸱吻成为真正的“避雷针”,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来到中国发现了建筑上屋脊神兽鸱吻的神奇避雷导电作用: “中国屋宇的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接着一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种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候就大显神通,若雷电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舌沿线下行地底,起不了丝毫破坏作用。”

对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陆法同、陈军及其他学者解释说:“‘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成为尖端,确实相当于避雷针(实应正名为引雷针)。云层与地面的感应电荷通过尖针陆续、缓慢的中和,可以避免因电荷积聚而引起的骤然爆发,从而起到避雷防火的作用。如果是大雷雨,“鸱吻”避雷失效,也多半是自身先毁,而一般不再影响他处及引起火灾。”

由此看来,鸱吻以及付诸于其上的的厌火、生性好咬、御水、辟邪等神性往往与其防漏、加固、避雷等现实功用相互影响、相互成就,从而神兽鸱吻不管是在神话传说当中还是在现实生活当中都成为兢兢业业的建筑守护者,也便是名副其实的屋脊神兽了。

被烧毁前的首里城正殿

但即便如此,鸱吻依旧没能拯救得了琉球王宫,在这场火灾里,正殿等7栋宫室过火面积多达4800平米以上,还有400多件的藏品也一并被烧毁。在扼腕叹息之余,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汲取古人创造神话的精神,学习他们的防火意识,不断与时俱进地更新防火设施和手段,不仅仅是从信仰层面,更是从现实角度出发,真正做好古建筑的保护工作。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