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为未来几年在防护和医疗用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工厂得到了中国政府提供的廉价土地,贷款和补贴非常充足。中国的医院往往被告知要在本土采购,这为中国供应商提供了一个巨大且专属的市场。 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的成本可能是最低的,在下一次全球疫情暴发时将会处于最有利的位置。 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在疫情暴发前,中国的呼吸机、外科口罩、医用护目镜和防护服的出口数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总和。 北京应对疫情的措施进一步增加了这种主导地位。仅在2月份,该国口罩产量就增加了近12倍。咨询业者鲍勃·麦克维尔文说,中国现在每天可以生产150吨用于口罩的特殊面料,是疫情暴发前产量的5倍,是美国今年春天提高产量后的15倍。因为担心口罩需求只是暂时的,美国公司一直不愿对织物制造业进行大规模投资。“认为市场会消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麦克维尔文说。 2005年,SARS疫情在中国造成350人死亡后,该国科技部宣布已研发出更适合中国人脸型的呼吸器口罩。2010年,政府的五年规划要求“重点开发需求量大、应用面广以及主要依赖进口的基础装备和医用材料”。中国还预见到了检测新冠病毒感染的核酸检测试剂盒的重要性。2017年,科技部将检测试剂盒确定为“重点研发”行业。 正如洛杉矶企业家塔马巴图拉所发现的那样,这些努力使中国牢固地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为了应对疫情,他将业务转向医用口罩和洗手液。为此,他需要一台可以压缩和切割面料以制造口罩的机器。但他发现这些机器仅在中国制造。他不得不租用一架喷气式飞机,将这台大型装置从中国南部运到洛杉矶。在洛杉矶生产洗手液也很困难。塔马巴图拉在美国一直未能找到一家仍在生产带压泵塑料瓶的公司。他只能用昂贵的包机从中国进口。他已经为生产医疗用品申请了针对小企业的联邦贷款,但手续非常多,繁琐又缓慢。“和中国政府比起来,我们这里根本就没有对国内制造业的支持。”(作者基思·布拉德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