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的当晚,北京饭店承办了新中国的第一次国宴。开国大典之夜,中共中央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工人、农民、解放军代表等600多人出席了中国第一次国宴,总共60多桌,这次宴会后来也被称为“开国第一宴”。
“开国第一宴”在哪举办?
1950年的东长安街及北京饭店(图/人民画报)
据媒体报道,要想弄清楚“开国第一宴”的地址,就必须对新中国成立前北京饭店的建筑做一下简单介绍。
法国人经营红砖老楼北京饭店时,于1917年在红砖楼房的西边又盖了一座七层高的法式洋楼,在一层的北面建有一个可供300至400人用餐的很大的西餐厅,其中在西餐厅前边也就是南面又建有一个很大的可供200至300人跳舞的舞池,舞池木质地板下铺有软弹簧,人们翩翩起舞时,木质地板便轻轻地颤动,不伤人脚。
在舞池的东边还有一个很大的前厅大堂,也可容纳200至300人休息。如举行有上千人参加的大宴会,便可把西餐厅的大门打开,这样西餐厅和舞池与前厅大堂三处自然相连成为了一个整体。
这个绝妙的位置,摆满10人大餐桌,大约可供千人同时用餐,纵观1949年的北平城在哪也找不到这么大的餐厅了。
“开国第一宴”是大锅菜?
为了适应来自五湖四海宾客们的口味,周总理特意选定了兼容南北菜系之长的淮扬菜作为国宴菜,为此还专门从京城里的淮扬饭庄玉华台请来了淮扬菜大师掌勺。
关于“开国第一宴”的菜单,因没有原始的文字、影像记录等资料,那天的晚宴到底吃了什么也是众说不一。不过,据中国烹饪杂志报道,由北京饭店提供的资料显示,国宴的菜单中,有冷菜4种、热菜8种、点心4种。
点心、冷菜可以先做好,热菜却得现做现上。北京饭店过去只做西餐,尤以法式大餐最为有名,饭店的中餐厨房建立不久,条件较差,加上厨师人手不够,60多桌菜,要烧得色香味俱佳着实很难。
不过,总厨朱殿荣却用一口大锅解决了这个问题。没错,就是食堂里用来做“大锅饭”的那种铁锅。他让人在饭店里起了几个土灶,架起四口大锅,他站在灶台前,不顾熊熊煤火的烘烤烟熏,手舞一把特制的木柄大铁勺,在大铁锅内上下左右翻飞。
那天经他亲手烹饪的主菜,不论是“烧四宝”、“烧狮子头”,都是用这口锅一次性烧好出锅的,口味、火候掌握得极为准确,与单独小炒无异。“大锅菜”到了这“开国第一宴”上,成了解决难题的灵方妙药。
延伸阅读:美食背后的红色故事
红米饭、南瓜汤、红军锅盔、红军凉粉、南泥湾香菇面、东来顺涮羊肉……今天,红船编辑部还为读者们准备了几种红色美食,以及美食背后的故事,以飨大家。
红米饭、南瓜汤
“红米饭、南瓜汤是井冈山的代表,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的象征。”
在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街道举办的“忆苦思甜红军饭”活动中,有老师讲解了《秋收起义》中“红米饭 南瓜汤”历史事件的深刻含义——
井冈山盛产红米,价钱便宜,因为米粒粗糙,所以吃下去最顶饿,后来,红米吃光了,红军战士就煮南瓜吃,井冈山上的南瓜又大又多也便宜,稍放点盐,放在清水里煮,顿时香喷喷。
红军锅盔和红军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