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8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权力能否拆开医药代表的“信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7 08:0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说,你大喊一声“医药代表你给我站住”,会有用吗?显然没用,医药代表仍然跑得快、钻得深。

    央视记者花了大工夫,历时8个多月,调查了上海、湖南两地6家大型医院,才揭开了医药代表和医生进行交易的秘密。其中对上海市4家医院的近百名医药代表进行了跟踪调查,有一家年门诊量超过400万人次的知名医院,几乎每天都有上百个医药代表,他们进入诊室后,几乎都做了同一件事——送信封给医生;有的则在医生的电脑上查询用药情况——这个叫“统方”,就是统计核算每个医生每个月的用药量,然后就可以“送信封”,谁都知道,信封里头装着的是“孔方兄”。有的医生,3分钟收4次“信封”——“份子钱”;有的药品,医生拿的回扣占药价30%-40%……

    面对央视的大力度曝光,国家卫计委赶紧向上海、湖南两地派督查工作组,表示要严查,要深入治理“不正之风”。可是,公权力这样的“应急反应”,能否真的会拆开医药代表的“信封”,并在今后杜绝之?网友曰:“司空见惯,医界常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捉襟见肘,手忙脚乱;装个样子,风头过了还照旧。”

    通过医药代表吃药品回扣,这个情况持续了十几年、几十年,属于积重难返的问题。这个跟挂专家号的“号贩子”几乎一个样,日积月累“积重”之后难以治理。“号贩子”是看病领域里的“中介”,医药代表则是卖药领域里的“中介”,两者本质是一样的。去年“号贩子”事件一度引起了轩然大波,到今年问一声解决了吗?很显然,只是大家忘记了而不是事情解决了。那么,可以想象的是,到了明年这时候,医药代表的事儿也是大家忘记了而不是事情解决了。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运转螺旋”:医生正常的收入外,要暗中“吃回扣”;与医院本质上没有关系、不需要高知储备的“号贩子”和“药贩子”,能从中赚走一大块“利润”活得风生水起;看病就医的百姓,依然在“看病贵”“看病难”当中叹息。

    这样的运转机制、运行体制,是什么造成的呢?它可是“医改”所能改的吗?没有人能回答,更甭提治本解决了。

    央视在报道中讲到,药品回扣这一顽疾,问题表现在流通领域的“药”,其根源在“医”。根源真的在“医”吗?恐怕那也只是“表现”而非“根源”。比如“部分药品的中标价与市场价相比高得离谱”,有些药品在上海的中标价,是市场批发价的5倍左右,最高的超过了10倍。药品是省级职能部门集中招标的,与医院没什么关系。产药卖药的单位,很清楚如何如何怎样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药品进入被采购的名单目录。什么时候招标采购机制改革了,再来说“根源在医”也不迟。

    药价虚高,药品多开,不仅让政府的医保资金不堪重负,更是让患者沉浸在“过度治疗”“过度用药”中无法自拔。我国医疗总费用中,“药重医轻”——门诊药费占48.3%、住院药费占36.9%;而在英美等发达国家,药费占比仅为10%左右。“医价不够,药价来凑”,这就叫本末倒置;倒置出来的两大结果,就是“药贩子”满天飞、“号贩子”爽歪歪。

    有的地方,医院科室门前明确挂着“杜绝医药代表入内”的牌子,挂牌显然是挡不住的,让几名被曝光的医生暂时“停职”,也是挡不住的。那么,法律领域能出招来“杜绝医药代表入内”吗?试想,如果医生这头吃医药代表的回扣是受贿,那么,医药代表不就是涉嫌行贿之罪吗?当一般的公权力无法“拆开”医药代表的“信封”之时,那么司法权力该有何为?文/徐迅雷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