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全该“地方保护主义”挨板子吗?》
今晨央广经济之声播评:我国工业产能过剩,导致投资沉淀,资源浪费,已发生严重经济效益危机。一向视为国计民生重要产品的钢材销售利润狂跌不止,居然从惨为每吨1.68元的红利降到0.43元,已换不回半瓶矿泉水。另外,还说到水泥、平板玻璃和光伏电池等产品的亏损亦未能幸免。造成这种恶果都是地方保护主义惹的祸。果真如此吗?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的是,三十多年前,中国开始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中央向各地方放权,市场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发言权和表决权,但仍然受到传统观念、各种体制和法规行政的制约。用小平同志的话说,以社会主义市场为主导,但不能没有计划。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我们的计划,无非是“宏观调控”。事实上,我们除了在发展高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方面有计划管理和干预外,即便是许多传统和地方特色产业照样有计划控制。我们不是经常听到某地某项目由所有的相关部门审查了几月几年、加盖了上百颗公章吗?不是常有地方官员到京城找京官批项目讨资金吗?不是每一个项目都有完备的经专家论证部门调研可行性报告书吗?这些项目能说不科学不审慎不缜密不郑重吗?
不能否认,诸侯式地方经济确实让地方拥有优厚的自主权,不能否认地方在超常发展的旗号下难免急功近利,还不能否认一些流水官员为追求政绩在项目决策时扮演了“拍脑袋、拍胸口、拍屁股”的“三拍”角色。同时地方企业在经营管理、市场理念、销售方式或许犯了某些忌讳。但上马空前的诺大项目,事关地方的发展方向和后劲、社会民生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国家产业经济全面布局、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当初的“可行”岂能变成可疑、攒“后劲”怎能成留后患?如果地方有些头脑发热,那么代表国家上级的“冷静”和“清醒”及负责的作为在哪里?
我们已习惯于交“学费”。产能积压的现实只有用“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惠民生”十二字方针来解决。只是造成产能过剩的责任,到底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