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银行取款需派出所同意,必要性在哪里也该说清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6月11日,有网友反映,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一家吉林银行取款,被告知需要辖区派出所同意才行。12日,吉林银行涉事支行以及所属辖区派出所工作人员均表示,此举是为了防范电信诈骗,防止居民被电诈。(据6月12日极目新闻报道)
相关截图
当事网友发布视频称,其母亲携带了银行卡、身份证等证件,前往长春市吉林银行一家网点取款,被银行告知需派出所同意才能办理。该网友表示,因另一银行存款利息较高,其母亲想将吉林银行的钱转入到另一家银行,总金额不到10万元。最终等了很久,派出所审核后,才在银行窗口成功转账。
看了网友的报料,不少人怀疑是银行怕客户或资金流失,采取不当方式进行阻挠,“需要派出所审核”只是一个借口。
媒体报道,涉事银行工作人员介绍,根据辖区派出所要求,取款2万元以上,需要支行工作人员向派出所报备,主要是防范电诈。辖区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居民有取款需求,确实需要向银行说明用途、明细等,银行会将相关信息提交到派出所,工作人员核实后方可办理。
这就说明,银行取款需要“派出所同意”是存在的,不是银行在采取不当方式阻止客户取款。报道还称,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不仅吉林银行,辖区多家银行均有相关要求。
辖区派出所为了防范电诈,保护居民的钱袋子,可能会根据辖区一些高发的情形,临时采取一些措施,这可以理解。毕竟,居民取款需要他们审核,可以起到事先防范的作用,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置。治理电信诈骗,事前防范总比事后处理要好很多。
问题就在,银行和派出所之间应该建立起一个顺畅的沟通机制,让取款的居民“无感”或者减少他们等待的时间。报料网友称“最终等了很久”,说明该网友有意见的,未必是取款要经过派出所审核,而是对花费太多时间表示不理解。
如果说,辖区出现过多起电诈案例,都与受害人在银行取款有关,相关部门有必要在营业厅或相关网站公布相关信息。这样,既能起到警示作用,也能达到告知客户、减少误会的目的。
目前,电信诈骗还远远没有绝迹。公众对电诈的防范之心,依然不能有丝毫马虎和大意。电信诈骗的手段也不断地在进化升级,一些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临时措施,有可能会带来不便,但也不必过度解读。
对有关部门来说,政策的实施,首先要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让公众知情,“取款需要派出所”的必要性在哪里?在公众提出疑问之后,有关部门完全可以通过媒体来具体说明,“为了防范电诈”的笼统说法,恐怕难以服众。
而且,不管采取什么措施,最根本的还是要方便居民为主。这也提醒,防范电诈关口前移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应该精准发力,通过技术措施和手段,来识别高危账户,减少对居民正常存取款的影响。否则,产生误会不说,还有可能导致效率低下,耽误银行正常的业务开展。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