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外来人口维持运转的北上广深,其中以上海为最 让我们想象一种情景,如果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把人口冻结十年,就是说,没有外地的年轻人流入,会怎么样? 毫无疑问,这些城市的基本运转都会成为问题,因为现在许多由年轻人做的事情,将会无人去做,或者是由一群老头老太太去做。 那时我们将会看到,一群老头老太太在菜市场卖菜,一群老头老太太在饭馆里端盘子,一群老头老太太在送外卖和快递,一群老头老太太在清扫街道和垃圾,总而言之,你能看到的就是一群一群的老头老太太。 这一点都不是耸人听闻。我们可以看看上海的情况: 2023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数为 2487.4万人,而2023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出生数仅为9.8万人。 数据表明,2023年,上海全市的总和生育率只有0.6,特别是,市中心的黄埔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和普陀区,其生育率更是低于0.5。什么意思?最简单说,就是一半女性终生不生孩子。 有人说,这已经是世界最低的生育率了。 我查了一下资料:东京的生育率是1.04(22年数据),新加坡是0.97;就连多年号称世界生育率最低的韩国23年都是0.72。 要保持人口的长期稳定,要达到一个标准:那就是生育率不能低于2.1。 为什么经济越发达人们越不生孩子? 生育率为什么这么低?具体的原因人们可以说出很多,但这些原因很多都是表面性的。 要弄清楚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生孩子,我们需要反问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要生孩子?只有把这个理由找到,我们才能弄清楚人们为什么不生孩子,因为人们干事情总得有个理由。 人们为什么要生孩子? 答案是很令人沮丧的:这个问题是不能问的。为什么?因为人类只有在懵懵懂懂不问为什么的状态下才能正常地生育。换句话说,这个事情,不能问为什么,至少不能深问。 在过去那种高生育率的年代,懵懵懂懂的,什么都能成为生孩子的理由: 为了传宗接代,为了你那个姓能有后代接着姓,这就是理由。 为了养儿防老,为了老了有人照顾,这就是理由。 哪怕你只有两间茅草房,为了这两间茅草房将来能有人继承,这就是理由。 甚至,不生孩子邻居会笑话,会被别人瞧不起,也是理由。 人们就是这么懵懵懂懂地一路生下来的。但问题是,这些理由,有哪个经得起进一步的追问?你那个姓有没有人跟着姓有什么意义?你那两间茅草房有没有人继承有什么大不了的? 问题是,经济发达了,人们就是要问这样的问题。可一问,就很难找到答案。 这就是真正的问题之所在。这就是功利性的生育意义的丧失。 其实我们勿须这么悲观,生育毕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不止一位朋友向我抱怨,他们(指子女)就是不要孩子怎么办?我有时候就问,他们结婚了吗?答曰:结了。我有时就开玩笑地说,婚都给你结了,你就别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了,满意吧。 但这话说得多少有点无奈,对于现实的无奈,甚至无奈中还有一点伤感。 生育毕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当我们面对前面的一系列问题给不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的时候,我们其实忽略了人们对生育的真正需求,那就是感情的慰藉。 如果你光说经济和精力的原因,那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要养宠物?要养小猫小狗?你知道人们为了这些小猫小狗花了多少钱,操了多少心吗?每年冬天到海南来,不少朋友为了这些小生灵,飞机不坐,火车不坐,开着车,风餐露宿,连正经旅店都住不了。 你说他们为了什么? 还是那句话,勿需悲观,生育毕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亲情是别的东西无法代替的。 有时说到老了,就不免说到聊天机器人。昨天我看到一个小视频,有了人工智能的加持,苹果的siri聊天就聊得不错。但那能有亲情吗? 所以,尽管我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水平的提高,生育率下降是自然的事情。但尽管如此,我还是相信,生育还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一种需求。 人们为什么不愿意生?现实的原因其实就两个 经济发展了,人们连孩子都不想生了。为什么?说句不好听的话,是人类自己做(zuo,平声)的。 有一次,太太晚上出去遛弯,碰到一个租住在我们楼的小伙子,他当时正坐在外面的椅子上抽烟。那时已经是夜里十点左右了。聊天时得知,小伙子就在附近的大厂上班,加班刚刚回来,打算抽支烟就上楼睡觉。 小伙子一脸疲惫,诉苦说,工资是不低,每月三四万(那是六七年前的事情了)。但什么消费也没有,也根本没时间消费。每天都是九十点钟下班,下班后就一个念头:睡觉。 当时我就想,如果小伙子结婚了,而且如果两口子都是这种状态,他会想要孩子吗?他有办法要孩子吗? 大家还记得我前些天讨论过的一种人造荒谬吧: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际上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半天上班,半天钓鱼。这样大家都轻轻松松,创造的财富也不见得少多少。但我们非得弄成一边是失业,一边是就业。就业的疲于奔命,失业的无奈焦虑。谁都活不好。 你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是疲于奔命的会生孩子,还是无奈焦虑的会生孩子? 如果是半天上班,半天钓鱼呢?不敢说每个年轻人都会选择生孩子,但至少要比现在生得多得多。当然有人会说,半天上班,半天钓鱼,还是会影响效率。但我要说,孩子都不生了,你那效率有什么意义? 当然,我知道,这时候会有人说,有时间有精力也不敢生,现在社会太卷了,尤其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从生下来到孩子上大学,你知道养一个孩子的成本有多大,压力有多大吗? 不错。但限于篇幅,这个问题没法详细讨论了,就想说两点。第一,过去生孩子多的时候,真的没有现在这些压力,多个孩子多双筷子,孩子长大了能放羊就行了。第二,现在不可能还是那样了,养育孩子的成本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成本还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有精力上甚至心理上的。 但我又想,这当中的很多事情不是应当越来越多地由社会来承担吗?生孩子这是人类的再生产啊,是社会的再生产啊,社会应当负责。为什么就对修路、修桥、修高铁、盖房子那么感兴趣呢?当然你说那叫基础设施。但为人们生儿育女创造的条件,为人们轻轻松松生活创造的条件,不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基础设施,甚至是一种更重要的基础设施吗? 我们就不能把资源往这里多投入一点吗? 写到这里,内心里不由得一声感叹:你把世界弄成了这样,还怪人们不生孩子?我这不是责备谁,我也不敢责备谁,我这里说的你,是指人类自己。 孙立平社会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