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0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是谁让“哑巴说话”成为“假新闻”的?

[复制链接]

6889

主题

6889

帖子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45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14:1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四川内江市《内江晚报》一则社区慰问困难户的报道中出现“哑巴群众说话”,引起舆论关注。1月18日下午14时30分左右,记者联系到内江市箭道街社区居委会,该委会办公室一名李姓值班人员称,该社区的确有一位名为赵全贵的聋哑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赵全贵的话是他用笔在纸上写的,“赵全贵平时都是用纸和笔来跟人交流,记者写他‘说’了那些话其实并不矛盾。”(澎湃新闻1月18日)

  现在看来,“哑巴群众说话”并非空穴来风,可能是真的。也正因为这样,本来质疑“哑巴群众说话”是假新闻或稿件出错的新闻,倒有了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式嫌疑。新闻翻转之快之大,不免让人唏嘘。亟待追问的是,“哑巴说话”新闻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悖扭与分裂,才造城了此次的新闻翻转尴尬,让“哑巴说话”成为“假新闻”的?也许只有搞清这些,并此案去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或避免类似尴尬的再现或再发

  毫无疑问,对于“哑巴群众说话”这样与社会常识不很相符、极易引发误解的新闻,不管是采写新闻的当事记者,还是编撰版面的编辑等,都应该有必要的敏锐性和前瞻性,对此进行必要的文内等说明,而不是等新闻引发巨大负面舆论影响了,才由报社等被动应付。可以说,正是由于当事记者的文风不严谨、报社编辑把关不严等,才是此次尴尬发生的直接肇因。

  必须得承认,时下的确有一些记者、媒体等不能端正新闻人态度,人为制造“假新闻”的事件也偶有发生,引发社会很不好的影响和想象。如此,在社会浮躁、求真精神欠缺、一些人简单猎奇、急于制造新闻轰动效应等影响作用下,一旦有人抛出诸如“哑巴群众说话”这类极易引发误解和现象的话题时,就很容易让舆论陷入共鸣和盲目追捧之中,如果再加上一些不够慎重、不负责任的舆论先锋言论引导,此类极具“吸睛”的新闻,很容易短时间内大热。

由此不难看出,制造此次“哑巴群众说话”新闻翻转尴尬的原因,至少还包括这样一些,一是个别新闻媒体、记者、媒体人等制造“假新闻”的遗毒促使,二是一些不够严谨、慎重的盲目舆论导向,三是经验主义、浮躁的社会心态作为基础支撑。

  事实上,近些年来一些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反转新闻,也一再证明了这些。这也再次证明了要破除此类不正常现象的不易和亟待综合施策、多方发力的必要性。

  一方面,这需要新闻媒体等从自强做起,做好新闻真实性、逻辑合理性等与群众认知有效衔接等方面的纽带构建与把关等,让“假新闻”等没有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严防个别“假新闻”等“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就此次事件而言,就是要及时严肃对事件责任者问责,以儆效尤。

  另一方面,不管是媒体,还是舆论大V等,都要提高新闻真实的较真,以及搞好新闻评论依据事实的求真精神,多一些对新闻、对事实的敬畏,少一些评论的经验主义,对一些还有待求证或新闻事实还不很扎实的新闻及评论,审慎评论、刊登等,以免一些“假新闻”基础上评论的恶劣影响不必要扩大和强化。

  再一方面,要通过新闻事实判断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教育和引导等,对社会的浮躁风气进行综合的矫治和引导等,让社会能够理性、平和对待突发新闻等,而不是轻易偏激片面看待,或被蛊惑错误对待等。(南方网余明辉)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