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2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装儿子”式扶贫“演”给谁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3 15:3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在脱贫工作国家省际交叉考核中,中部某县上演了一场干部“装儿子”的戏码。为应付检查,避免“露馅儿”,一名年轻干部“潜伏”到贫困户家里“装儿子”,想替贫困户回答问题、蒙混过关。(5月22日光明网)

(网络图)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但“演技”再好,那一声“妈”’叫的再饱含深情,群众也不会接受这个弄虚作假的“假儿子”。50年前焦裕禄那句“我是您的儿子”有多让人感动,50年后这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出现的“装儿子”式造假就有多让人恶心。话虽然都一样,但语言背后的真情实意却是天差地别。

 在扶贫攻坚的当下,还能如此明目张胆的造假,让人瞠目结舌之余,也有些疑惑不解。这场“戏”演砸了,是因为遇到个不愿弄虚作假的“妈”。但如果真找来个能飙戏的“群众演员”,在现场来了一出“假妈假儿子大搞假把式”的戏码,这次检查是不是就能蒙混过关了?此外,在贫困户家里“装儿子”来应付检查是造假造出了“创意”,那么在日常的扶贫工作中是不是还存在更多的不那么有“创意”的造假手段?更重要的是,在精准扶贫备受关注的背景下,这场闹剧到底是“演”给谁看的?

  过去的四年里,我国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数字的背后,是农村贫困人口少了、腰包鼓了、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个别地方仍然存在“假脱贫”和贫困群众“被脱贫”的歪风邪气,精准扶贫被异化扭曲成了形式扶贫。“装儿子”式扶贫与“摆拍式”扶贫、“数字式”扶贫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别,都在围绕着“假”字打转转。

  在扶贫工作上造假,后果非常严重。一方面对上传递错误信号,让精准扶贫失焦不准,另一方面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啃食群众的“获得感”。因此,不但要对喜欢演“装儿子”戏码的党员干部不姑息,更要对喜欢看“装儿子”戏码的党员干部不迁就。

  扶贫攻坚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越到后期,剩下的全是“硬骨头”。难度越来越大,更容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半分浮夸。扶贫攻坚要出成果、见成效,就必须把工作作风和各项制度不断压实。该“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就不能搞“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地”;该派驻扶贫工作队的,就不能搞“走读式”“挂名式”帮扶;该实话实说的,就不能搞“数字脱贫”“摆拍脱贫”。唯有每一位党员干部一步一个脚印按照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规划部署来,不浮躁、不拖沓,同心同力,全情投入,真抓实干,这类“装儿子”式戏码才能真正失去“舞台”。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