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的深圳为何坚持对内设“关”?
30多年前,深圳还是一隅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而开埠发祥,神话般地成就了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如今入目而来的不仅到处是深圳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硕果和国家特别政策在特区产生的红利,还有证明特区特色的地理物象标志,在“试验田”边拉网设关即是一道有些森严的符号。
当年特区成立伊始,在“特”字大旗下,一定要做到内外有别,于是用拉铁丝网设关隘的办法,将一些行政部落隔离开来,这样,宝安、龙岗等区域便屈居“关外”,活生生地羡慕市“内”的人高人一等,让人不少“同人不同权,同命不同价”的感觉。为体现政策优惠关心和方便关外“穷人”,交通上新增了特色的士服务,竟仍然坚持“色”上的区别,即“关”外分“绿”的,“关”内为“红”的。关外“绿”的起步价低于关内“红”的,似乎给了关外些许安慰,岂料车到分界线如同到了海关,游戏规则是内外有别,不得乱了市场秩序,码头是红绿各半。如此一来,“红”的到关外接不到生意,只好在关口等客,乘“绿”的要进市内只有再转车。这阵势,不知到底是方便还是倒腾市民?
笔者不幸常住宝安,近日因事乘坐早上7点高铁,由于地铁还未醒来,只有打的。“绿”的又不能穿过市内,只好绕道走机荷高速,打表计价,毫不含糊140元!要是能走南坪快速道不会超过80元。如然,我不仅多费了银两,超耗了能源,大气中还添加了污染,“绿”色的士与绿色出行居然如此格格不入!
身居草野,笔者至今不明白城市的决策者当年拉网设关的初衷。莫非是为了拒绝不安定因素的新动向,保一方平安?抑或是防止“病虫害”进入“试验田”?还是拒落后于“关”外,以体现高度特色的英明正确?形成“关”内外的强烈对比和反差?由是不禁想到古往今来中华内外划界设关的事例。两千多年前楚汉相争,将一条运河划为鸿沟,设定楚河汉界,为的是政权决斗;60多年前二战后的柏林墙将一个国家分成了东德西德,那是不同政治意识,不同道路主张的较量;十几年前,港澳回归,如今大陆港澳民众岀进彼此两地仍要过“关”,那是“一国两制”、相互尊重、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必要举措。值得肯定的是,德竟志民族于1990年终于认同了“发展、强盛、平等、统一,才是硬道理”,推倒了柏林墙,实现了民族团结国家完整。覆盖全球的因特网,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只有“世界”,没有国界,无所不有,无处不在,举世共有,人人尽享。即便是政见对峙的台海两岸,也逐渐化成见为共识,变“三不”为“三通”,统一祖国一直是共同的愿望。
习总书记首倡的“中国梦”,已成为党心民心的象征。“梦”是没有边界没有樊篱的,中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永无终止,永无尽头。伟大的万里长城早已不是内外的关口和障碍,开放开明的深圳难道还要将“关内关外”当作永不过时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