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4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京虐童案养母是不是好人

[复制链接]

890

主题

1293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30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30 11:29: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京虐童案的问题就在于真相不明。李征琴是不是“凶恶后妈”,是不是“虎妈”,人们面对相关信息,往往都是残缺的,是不对称的。


这两天,备受关注的“南京虐童案”在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开审。涉嫌故意伤害罪的男童养母李征琴承认打了孩子,但强调“是出于教育的目的,我心里不是想伤害人(孩子)”在法庭上,李征琴一度情绪失控,喊叫哭闹,致使庭审中断两次。在休庭期间,李征琴还企图自杀,随后法院决定对其逮捕。

这起案件信息量太大,在最近几个月,接连爆出各种消息,不断引起争议。现在,纠缠又在法庭上演,真是乱象纷呈。如果把这些争议聚焦成一个简洁的问题,那就是“李征琴到底是不是好人”。

很显然,“好人”是一种价值判断。在价值分歧的年代,不同群体关于“好人”的标准不同,再加上要面对一些复杂信息,这时候要做价值判断,就更不容易了。

这里有必要厘清一个常识,那就是人们在做判断的时候,应该讲究次序,要先弄清真假,再辨明是非,然后说清利害,最后才适宜做价值判断。按照这种次序,做价值判断无疑是最困难的。特别是,当真相割裂,做出的价值判断就会虚妄,就会形成分歧,得不到普遍认同。也就是说,弄清真相先做是非判断,这是价值判断的第一步。

南京虐童案的问题就在于真相不明。李征琴是不是“凶恶后妈”,是不是“虎妈”,人们面对相关信息,往往都是残缺的,是不对称的。一方面,很多事情到现在连基本事实都没搞清楚;另一方面,很多人看待这起事件,依据的信息是孤立的,割裂的。这一切,都给相关判断带来困难。

比如,李征琴夫妇领养孩子的手续到底是否合法?为什么被虐孩子的亲生父母和李征琴夫妇都被曝另有儿女,还能凭借一份“无子女证明”领养孩子?对被虐孩子的伤情鉴定到底有是不是科学权威的?为什么被虐孩子的亲生父母要一再表达真心实意地原谅了李征琴?一起算不上是公共事件的家庭案件,连很多基本事实真相都弄不清楚,这才是信息时代的一种悲哀。

更悲哀的是,透支了那么多的民意成本,透支了那么多的公共管理成本,事情还越弄越复杂。而且,涉案者李征琴本身还是一名记者,这个以表达真相和捍卫正义为职业的人,却背离了这个职业最重要的真实和理性,选择以哭闹自杀的极端方式去处理问题。那么,这样的人性复杂和秩序错乱,又到底是怎么生成的呢?南京虐童案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生活处于一个谎言编织与信息断裂的世界,这让人们对很多事情都难以进行是非判断。

看见真实,才明是非。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现在,我们最应该反思的就是,为什么很多事实在呈现的时候会那么讳莫如深,为什么已经呈现的事实也无法获得民意普遍认同,这是人性问题还是公共管理问题?不解决这些社会大问题,很多人只能处于是非不明之境。文/单士兵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