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2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晓冉:理性看待教师辞职当警察潮

[复制链接]

890

主题

1293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30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3 15:5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次招录考试,改变了甘肃会宁一批基层教师的人生轨迹。在乡村小学当了9年老师,这个暑假前夕,王丹正式告别了熟悉的校园,也离开了她可爱的学生。如今,她正在会宁县公安局参加新警察岗前集训。和王丹一起参加新警察集训的还有158名来自全县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教师,这些教师大多30多岁,在基层学校任教10年左右,正是年富力强之时。(8月12日,中国青年报)

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其工作压力较大,工资待遇也一般,因此不少高中教师就想跳槽去从事其他行业。就拿笔者及周围朋友为例,笔者研究生同学有几人都在高中工作,但大多数人都想脱离其中,因为不仅待遇差,工作压力也大。此前笔者也曾当过警察,知道周围有人是从教师队伍转行过来的,但是鲜有听说警察转行去做中小学教师。

此次甘肃会宁警察招考,单从个体职业选择角度来看本是无可褒贬。因为,理性情况下职业间流动应该是自由的,在规则框架内,个体有选择从事何种职业的自由,也有不从事某种职业的自由。此外,警察的工资待遇确是高于一般中学老师,且是公务员编制而教师是事业编制。由此来看,人们受着基本需要动机和自尊性社会动机的联合趋使而从教师转入警察行业,这点无可非议。


但是,从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一选择并非纯粹理性,也并非对于个体长远发展具有持续正向收益。从此次甘肃会宁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人愿意辞职教师而去考警察的主要动机在于工资收入、社会地位、工作辛苦程度等。然而,对于这些辞职教师当警察的人而言,如果是单纯的受较高工资所驱使而去从事警察行业,他们以后的工作生活也不一定会幸福。因为,每个人的需要都是多元的、层次性的。人们不仅有着基本物质需要,也有着自我实现的超越性需要。对于警察和教师这两个职业而言,彼此间存在着较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工作性质上面。出于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之要求,警察多半对体力方面有较高要求,而这些教师即便是通过了体能测试,是否在维护治安方面比警校、部队出身之人具有更大优势让人怀疑。再则,这些教师一般来说都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涵养和实践教学经验,而这些知识能否在从事警察行业过程中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也是一个未知数。因而,笔者认为,虽然个体跳槽转行无可厚非,但也要多多倾听内心真正的自我,聆听内心的呼唤,发现心灵深处最本真的愿望和需求,同时也要兼顾社会群体利益,这样的选择才更加理性,也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当一个职业出现了少数人才流动的时候,可以视为是人才对于的个体职业选择。然而当这种辞职转行已经形成潮流之时,就不单单是人才自由流动这么简单了,而是个体在职业固化差异下行成的一种职业优劣观在起着决定影响作用。在这一观念的驱使之下,个体自愿由他心目中较差的职业向较好职业自然流动。从教师辞职考警察这一职业流动来看,不少教师都是骨干教师,甚至教师是学校领导,他们的离开所造成的缺憾,定然是短期之内所无法弥补的。

因而,作为国家和部门层面来看,对于这种教师辞职成潮,应当积极主动的进行反思:为什么教师要大批辞职?进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于教师职业队伍进行合理引导,需要消除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二歧分立。为此,就需要国家加大对于广大教师的关心帮助,增加教师群体可以获得的经济收益,不断满足他们的职业成就感,且要在社会宏观层面上营造出“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教育事业当中来,同时留住教师队伍中的优秀师资。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