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73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说明清两代没有宰相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8 10:0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明清两代到底有没有宰相,网上有过很多争论。有观点认为明初虽然朱元璋废中书宰相,但设立内阁,而在明代中后期,内阁权力伸张,通过票拟决定政务,拥有了实际宰相的权力。到了清代,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处大臣官居一品,辅助皇帝咨询决断政务,认为这就是宰相,只是权限比汉唐宋时代小一些罢了。

中国古代几种权力架构

   这种观点其实还是没有搞清到底什么才是宰相?一言以蔽之,宰相就是政府首脑,政府各部院官员都是宰相的下属,对宰相负责。宰相拥有对日常政务的独立决策权。只有宰相对皇帝负责。当然,随着不同朝代皇权和相权的强弱博弈,宰相独立决策权的权限也各有不同。

西汉政府组织架构

   宰相的政府首脑地位和权力,来源于先秦上古的宗法家族时代,宰,是指宰牲,相是指赞礼。宰相就是古代贵族家庭中的总管家,在祭祀大典时主管宰牲和赞礼,日常生活中,负责管理车夫,厨子,门卫,家庭教师,账房,仓库管理等等仆人,这些仆人在后来化家为国之后成为九卿,他们都对宰相而不直接对君主负责。

宰相十三曹

   所以,汉代宰相除了统辖九卿之外,还独领十三曹,这十三曹就是后世六部的雏形。十三曹官员全部来自于宰相个人征辟聘任,皇帝无权干涉。所以汉代宰相拥有完全的属官人事权和日常政务决策权。

唐朝中央政府架构

   到了唐代,宰相不再是一人独大,而采取群相制。中书门下两省共组政事堂,尚书省为执行机构。人事任命经政事堂合议确定,皇帝只需画敕同意即可。而日常政务经常不经皇帝,政事堂直接发堂帖即可号令天下。强势皇帝想越过政事堂宰相自己封官,都不敢用朱笔画敕,所以这种封官被称为“斜封墨敕”,这样被封的官员大多被人瞧不起。

北宋政府架构

   到了宋代,相权集中到中书省,门下省失去相权。而皇权更加伸张,宋代皇帝设立太尉分宰相的军事权,设立三司分宰相财权,设立审官院分宰相人事权,但宰相依旧是政府首脑,虽然不能再不经皇帝画敕发布堂帖下令,但皇帝诏书不经中书宰相副署,也没有法律效力。譬如宋初赵匡胤曾经先罢两位宰相,然后封赵普为相,但因为这道诏令没有在任宰相来副署生效,所以无法合法化,最后还是由拥有宰相地位的开封府尹赵光义以使相的名义副署,赵普才成为合法宰相。

明朝政府组织架构

   明太祖朱元璋在胡惟庸之乱后,废除中书宰相,自领六部。这时皇帝成为了百官向其负责的政府首脑。而政令决策大权也集中于皇帝掌握的批红权上。由于皇帝毕竟精力学识有限,为了更好的处理政务,皇帝建立了内阁作为咨询秘书机构,帮助处理奏折诏书。所以内阁学士的品级其实只有五品,本质就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从宣德皇帝开始,把批红权逐渐托付到了司礼监秉笔太监手中,后来的明代皇帝一个比一个荒嬉暗弱,经常对处理朝政深恶痛绝,甚至几十年不上朝。所以日常政务的处理程序,就变成了内阁学士票拟提出出处理意见,司礼监太监按照票拟意见批红生效。

内阁票拟和皇帝(或太监)批红

   在这种情况下,当内阁阁臣和司礼监太监交好配合融洽,他们就获得了完整的相权甚至皇权。内阁阁臣中有不少在年轻做翰林时,担任过宦官内书堂讲官,有些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老师,所以自然容易交好。还有就是权利的结合,如张居正交好司礼监太监冯宝,魏忠贤门下有数位阁臣,如此这样,这些“权臣”们才能推行改革和擅权乱政。按照制度,明代阁臣即使权位再重,没有司礼监太监批红权的配合,也形不成据有法律效力的权力。加上内阁属于内廷衙门,外朝大九卿为首的百官,并不对他们负责。所以明代的内阁大臣并不是真正的宰相。

清朝政府架构

到了清代,因袭明制,把权位尊重的内阁大学士的品级提高到了正一品,为文官之首。但无论是大学士还是后来的军机处大臣,到底不是政府首脑,百官不对其负责,而是对皇帝负责。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的权力,集中在咨询参赞军政大事,草拟诏书。所以实质还是皇帝的秘书机构。直到晚清新政,设立责任内阁,内阁总理大臣为政府首脑,各部大臣对总理大臣负责,才在朱元璋废宰相五百多年后,中国又有了真宰相。

宰相制和内阁制的比较

   一个政府设立宰相的意义,首先在于让有才能和执政经验的精英专业人士处理繁杂的政务,使国家政治得以运行良好。其次是当政府施政出现重大问题时,有人来为之承担责任,宰相可以为政策错误而罢官撤职。换更有才能更加合适的人接任政府首脑来进行修正改进。而明清两代,皇帝代替宰相兼任政府首脑,大多数皇帝尤其是明代皇帝,自身并不具有足够的政治才能和经验来掌控政府,出现了过失错误,皇帝也不能引咎去职,即使大学士背锅也于朝政改良无补,加上明代的太监擅权乱政,明清政府机制的腐朽僵化就无可避免了。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