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9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跨境电商带来了新的监管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23:0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日本核辐射地区”的食品在中国销售的问题。比如,日本的“卡乐比”牌麦片,其中相当一部分的产地来自栃木县,也就是国家禁止进口的十个日本都县之一,却堂而皇之的在中国境内售卖。

早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就明令,包括东京都在内的日本十个都县的食品、农产品不得向我国进口。至今,禁令依然有效。

进出口检验检疫的程序和标准,是国家行使主权的重要手段。适用什么样的标准,禁止哪些物品进出口,在WTO相关规则之下,国家有权做出自主调整。但是,国家禁止某商品进口和商品有品质问题之间,并不能直接画等号。比如,很多国家以禽流感等为由,禁止我国含有蛋类、肉类的月饼入境。

总之,进出境贸易,就必须遵守国家的规定,这个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

那么,这么多的违规产品是怎么流入中国的呢?

一般来说,通过传统的进出口渠道,问题产区的食品是很难进入中国的。但是,如今方兴未艾的跨境电商提出了新问题。

深圳有关部门就表示,很多问题进口商品是通过保税区仓库销售,或者海外直邮的。产品在进入保税仓的时候,是不需要经过检验检疫的;出的时候,也处于空白监管的范围。

的确,跨境电商,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但也带来了新的监管问题。这是因为,互联网正在改变全球贸易:贸易主体,从进出口巨头向小微企业、个人“海淘”发展;贸易形式,从集装箱的大宗贸易,向小包裹的订制化贸易发展;过去大批量、标准化的国际贸易,正在向小数额、个性化的跨境电商发展。这使得服务于传统、大宗国际贸易的通关、检验制度,对跨境电商却是“高射炮打蚊子”。

跨境电商在“轻型化”,相应的检验检疫也应该“轻型化”,适用于传统大宗贸易的检验模式应该改变,监管服务应该升级,这次“卡乐比”事件就是一个契机。

2015年《质检总局关于加强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消费品检验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逐步完善跨境电商消费品线上、线下监督抽查工作机制。之后,又推出跨境电商检验检疫的“备案制”。去年,在G20峰会上,eWTP(全球电子商务平台)机制被写入公报,也是为了规范跨境电商贸易。

跨境电商使消费者的选择更丰富,但是,应该用与订制化、小型化的跨境电商贸易相适应的“轻检验”来规范。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