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可以解读出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平衡。李克强总理开宗明义:“在当前情况下,稳增长、调结构两者的平衡至关重要。我们所说的防风险,最大的风险还是经济下行压力的风险。所以要审时度势。今年上半年,我们一定要过这个‘坎’。各部门要动脑筋、想办法,出台有利于稳增长的措施。当然,稳增长的措施中也包括促改革、调结构。”(3月26日 中国政府网)
平衡,即衡器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作为哲学名词,则指事物处在量变阶段所显现的面貌,是绝对的、永恒的运动中所表现的暂时的、相对的静止。而在国务方面,权衡国政使得其平。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很多时候,恰恰是权力的“任性”,会打破这种来之不易的平衡。那么,“平衡”背后有多少深意和期许?耐人寻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完成经济增长由数量向质量转型,是个不容易的过程,“平衡”显得尤为重要。在转型期间,一方面坚定不移要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但一定要有一个合理速度的空间。过高的速度不利于结构调整,而过低的速度也无法进行调整。比如,现在一些项目的审批程序还是太多,权力的无端“任性”实际上是干扰了稳增长的信号。
毋庸置疑,好的立法应为改革探索预留下空间。李克强直言:“总的来看,我们的政府还是管得太多了。现在放权做了很多,简政做得还不够,还要下大力气简政!”在讨论国务院今年立法工作重点时,“法治和改革是两个轮子”,再次强调了平衡的重要性,从李克强的执政思路中,能清晰地观察到“定”与“变”之间的平衡。
然而,搬掉改革的“绊脚石”并非易事。一方面要推进权力依法行政,另一方面又要严防部门利益的法制化。显然,立法要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为方向,而现在一些部门立法的积极性很高,但这种积极性是希望把自己的职能、权力用法律固化下来。无形中给下一步改革制造了新的障碍。
“十年磨一剑”, 李克强总理以此表达了对“中国制造2025”的期许。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制造2025”后,社会上关注度和接受度持续发醇。3月25日的常务会上,对这一议题的讨论,也在平衡的理念下廓清了一些误区。中国从制造大国升级到制造强国,就要让这个“广命题”与“精破题”达成平衡。“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出炉,无疑让大众有所感悟,当然也对“平衡”赋予了更多理解和期盼!(文/蒋小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