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急了,但光嘴上着急没用。她应该像捋顺一个个剧本一样,好好梳理自己的人生。
人到中年,海清的焦虑愈发蔓延,她需要一个出口。 在近日的FIRST青年电影展闭幕式上,没有喝酒壮胆,而是拉上一众闺蜜“站台”之后,海清当着全国观众的面上演了一出“苦情戏”。 在她提前准备好的台词里,她和在场的宋佳、姚晨、梁静,以及不在场的马伊琍,都是一个阵营的落难姐妹,她们的标签是“中年女演员”,是被市场隔离、被题材限制了的演技派,逼不得已,才在这里求导演们关注。 让海清万万没想到的是,自认为的一场“仗义执言”,后续发展却失了控。“被代表”了的闺蜜们一脸懵,自觉被骗了同情的网友们则认为她的例子并不恰当。 而在这次“冲动”事件背后,不得不说,被“国民媳妇”标签禁锢已久的海清,真的有点慌了。 1 “中年闺蜜”的尴尬 在当天的青年电影展闭幕式上,颁奖结束后,嘉宾海清意外地将宋佳、姚晨、梁静喊上台,当着全国观众的面说了一番肺腑之言: “我们是一群非常努力、热衷表演的女演员,我们在这个行业里一直在坚持,基本上没有傍大款,也没有靠父母,我们一直靠自己努力从小走到大。而且我们和你们一样,我们非常热爱电影。但说一句实话,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是被动的,市场、题材各种局限常常让我们远离一些优秀的作品,甚至从一开始就被隔离在外。” 在她的发言中,台上这些女演员听起来跟她“同病相怜”: 姚晨亲自担纲投资、监制,才能抓住《上青云》的机会;宋佳至今未婚,就是为了保持年轻人设;梁静早早转了行,一边投资一边看老公是否有好的角色给她;不在场的马伊琍,昨天也是盛装出席,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机会;到了她自己这儿,爱喝酒却滴酒未沾,生怕有哪个导演制片人找她谈剧本时,她会胡说八道…… 在一群年轻导演面前,海清表现得“小心翼翼”,不惜这样放低姿态求剧本、求邀约,的确是赚了眼球也博了同情。然而细想之后,更多观众也发现了其中的bug之处。 台上的这几位绝对称得上中生代女演员中的塔尖人物了,她们真有海清说得那么惨吗? 宋佳因为出色的演技拿过白玉兰奖、金鸡奖和金鹰奖,目前至少还有7部作品待上映;梁静、姚晨两位做幕后,一念是妥协,一念是为行业发展做贡献,虽说是“曲线报国”,也未尝不是她们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主动选择;而说到马伊琍,40岁还能凭借大女主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再创事业高峰,何其难得,如果说马伊琍有情感焦虑大家还能get,说她事业上被隔离就让人一脸懵了…… 也难怪当时场上的宋佳全程冷漠脸、尴尬笑,之后撂下一句“以上仅代表海清个人立场”就匆忙下了台。没来得及逃走的姚晨和梁静则被赶鸭子上架,做了总结陈词,也是一脸尴尬。 海清可能万万没想到,自认为的一场“仗义执言”,不仅闺蜜们不领情,还掀起了娱乐圈的一场舆论风暴。 一向以稳扎稳打著称的海清为何如此冲动?答案只能是,当焦虑如影随形,她才会用力过猛吧。 2 “国民媳妇”的焦虑 其实早在3年前,海清的焦虑就已经开始冒头。那段时间《小别离》刚播完,剧里的海清沿袭以往的风格,将童文洁这一剽悍又神经质的母亲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不用说,又火了一把。 越是在风口之上,越是容易焦虑。年龄和戏路,都是她对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隐忧所在。 而海清的焦虑也不是没有来由,作为一个在危机中发展起来的女演员,她有着根深蒂固的“习惯性焦虑”。 海清17岁从江苏省戏剧学院毕业,进入省歌舞剧院,待了两年,19岁考上北京电影学院。 这行业,出名要趁早,她的起步已经比别人晚了很多。 海清年轻时的照片。 2003年,25岁的海清出演《玉观音》里的钟宁,才算正式出道。可那部戏火的是孙俪和佟大为,作为女二号的她没有激起一点浪花。 之后,海清开始面临常常没戏拍的窘境。那段时间,她就回到南京老家窝着,“不用做饭,也不用交水电费,还跟父母撒谎说在看剧本。”但这不意味着放弃,作为黄磊的学生,她也尝试跟着老师演话剧,磨炼演技。 随后,《双面胶》《王贵与安娜》也没让她大火,直到2009年《蜗居》这部现象级电视剧出现,海清才算真正混出了个样子。 那一年的海清31岁,心里充满后怕,如果这个年龄她还没能走红,意味着很快就会从三四线演员沦为十八线演员。 《蜗居》剧照 不能容许片刻停歇,《蜗居》之后,海清开挂! 《媳妇的美好时代》和《小别离》接连播出,她的演技也有目共睹,斤斤计较的上海小媳妇、善良可爱又贤惠隐忍的中国式儿媳、强势霸道的职场妈妈……这些都帮她奠定了“国民媳妇”的形象。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国民媳妇”将她捧上了巅峰,却也像一道符一样,将她禁锢在了家庭剧的范畴,古装、清纯、动作戏基本跟她绝缘。 她开始反复叮嘱经纪团队,尽量少提“国民媳妇”“虎妈”这样的词,“真的有点太老了”。 她自己也刻意回避类似的角色邀约,改为尝试一些新的路线。于是有了《北京遇上西雅图》里的女同性恋、《红海行动》中率性大胆的战地记者,但显然,与丽娟、海萍和安娜那些经典的角色相比,海清的这些尝试都略显薄弱,很难让观众跳出对她的“刻板印象”,转型不算成功。 《北京遇上西雅图》剧照 《红海行动》剧照 同一时期,作为师妹的姚晨已经完美跳脱出“郭芙蓉”的枷锁,通过《离婚律师》《都挺好》《找到你》逐渐立住了自己职业女性的新人设。马伊琍在《我的前半生》中挑战柔弱和反击两个状态的女性角色,在之后的电影《找到你》中,更是不顾形象演绎了一个变态妈妈…… 马伊琍在《找到你》中的剧照 眼看这些中年“闺蜜们”都在为自己找出路,海清却还陷在“国民媳妇”这个标签中,没能走出来。焦虑、着急、彷徨,她急需一个出口,大概因此才有了电影节上的那一幕。 3 没找到自己的方向 对海清来说,转型难,放下身段似乎也很难。 自从爆红之后,她的合作伙伴几乎就没有无名之辈。在她出现的影视剧中,通常会有滕华涛、陈凯歌这种著名导演,王丽萍、六六这种金牌编剧,以及黄磊、张译这种国民度极高的演员。 而这也是海清这次发言遭遇负面声音的重要原因——她不是没戏演,而是自己太挑剔。那些真正无戏可演的中年女演员,根本没有机会站在这样的舞台上发表意见。 当然,谁也不能否认,中年女演员的确面临困境,似乎一过30岁,她们可以选择的角色就开始在婆婆妈妈里徘徊。就连依旧少女感十足的大S也抱怨说,导演竟然找她演王大陆的妈。 有人说,“海清们”的真正困境,其实在于中年人的故事被集体清空。 影视市场大环境如此,这不仅仅是中年女演员的困境,中年男演员也同样会有这种尴尬。那些曾经挑大梁的男演员,李幼斌、濮存昕、王志文、葛优……几乎也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 只不过,相较于中年男性,中年女性的出彩角色更少,竞争就显得更加激烈。海清没能成为这场激烈竞争中的赢家,而马伊琍、姚晨这批女演员则抓住了机会,成功走上事业又一巅峰。 海清在舞台上高喊自己“便宜好用”并不能得到多少欢呼,反而是那些默默行动的人会有意外收获。 惠英红以近乎免费的价格支持新人导演,专注于扶持那些不赚钱的文艺片,被人赞不绝口;谭卓参加了两个新晋导演的电影,这才机缘巧合迎来去年的爆红;万茜加盟饶晓志执导的首部电影《你好,疯子》,她的神演技才开始广为人知…… 万茜在《你好,疯子!》中饰演一个精神分裂患者。 和海清相比,这些女演员的名气更小,选择也更少,但她们依然在努力尝试更多可能,做一些至少比喊口号看起来更有意义的事情。 海清从来没放下身段跟新晋导演合作过,却跑到为推广青年电影人的电影展上高谈阔论,难免招人腹诽:这到底是想要年轻导演给的机会,还是想要出名导演给的机会? 这个问题的回答见仁见智。 昨天,海清回应了关于这次“女演员宣言”的种种质疑。她也承认,如果自己想从“国民媳妇”转型成“国民妈妈”,那实在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有大把大把这样的剧本。但关键是她不愿意。 三年之前,海清就有了中年困惑,还曾和六六抱怨,自己有中年危机了,那么多小鲜肉和小美女被捧出来,她开始找不到未来的方向。现如今,海清似乎还是没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海清急了,但光嘴上着急没用。她应该像捋顺一个个剧本一样,好好梳理自己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