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8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景区玻璃栈道停运,并非长久治理之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9 08:4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去年三月以来,河北省内25家景区的32处玻璃栈道类项目全部停运,包括曾经因“世界最长玻璃吊桥”爆红,日游客量在5000余人的红崖谷景区。至于何时恢复,也没有明确说法。

由于能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新奇体验,近年来,玻璃栈道得到不少游客的喜爱和追捧。部分景区在玻璃栈道项目加持下,往往成为“网红”,吸睛效应和经济回报都很突出。由此建设开发玻璃栈道类的项目,迅速成为全国性热潮,各地争相上马。

在玻璃栈道遍地开花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各种乱象也让人担忧。在供给端,无论有无实力,很多市场主体都力图加入玻璃栈道的建设和运营,以至于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在需求端,玻璃栈道易于吸引大规模客流涌入,往往面临承载力的“极限测试”。这也带来了些许安全隐患。

玻璃栈道讲究“似危实安”,在高质量体验的同时,必须守住安全底线。伴随着玻璃栈道数量的激增,花样的不断翻新(从纯玻璃栈道到3D玻璃栈道再到5D带音乐玻璃栈道),安全的重要性也愈显重要。

不能让玻璃栈道的安全风险成为景区“痛点”。而要消除这重风险,还得靠规范性举措——通过给玻璃栈道开发套上“规范”缰绳,让其结束“野蛮生长”的状态。

就目前看,在玻璃栈道方面,全国各地普遍存在没有建设标准,没有验收依据,更没有监管主体的“三没有”问题。即所有玻璃栈道项目都在没有建设标准的政策环境下设计、建设、验收和运营管理,也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对此负责。

而这,恰恰蕴含着培育和规范玻璃栈道市场的契机。揆诸当下,涉事产业和管理部门都在探索如何破局。

为了遏制安全隐患,对安全风险进行全面排查,都很有必要。但有“破”更要有“立”,还需呼应市场和产业的需求,尽快构建系统的玻璃栈道管理机制,应管尽管。这就要求本着保障安全、培育市场、鼓励创新的宗旨,推动解决“三没有”问题,为玻璃栈道的规范管理提出路线图和时间表。

当务之急就是尽快确定主管部门,事在有人管。拿眼下来说,A级景区和风景名胜区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明确了主管部门后,还要尽快明确具备安全监管条件的相关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建立配套的安全监管体系。这样一来,相关部门的管理也会有了相关规范可循。

此外,要尽快规范准入资质,出台权威、科学和易落地操作的设计、建设、验收和运营标准。在相关标准出台后,积极考虑将玻璃栈道类的管理尝试纳入《游乐设施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试行)》;或者根据出台标准制定玻璃栈道的管理细则,规范其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保养和改造。

简言之,有了主管部门,有了相关标准和规范,玻璃栈道建设、开发和管理走上正轨,玻璃栈道的乱象也能更彻底地消弭。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