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生的困惑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关于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一宣布,立即引起全社会轰动,网上热议非凡,争论激烈,计划生育的功过是非成了利弊之争的焦点,似乎唯有剩下“好得很”或是“糟得很”才是最后结局。
众所周知,结束了长期的种种战乱,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人口为四万万,仅仅经过二十年的休养生息,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人口便达到八亿。值得注意的是,此期间是在一穷二白的起点上开始的新时代,要是没有政局大折腾、阶级大争斗、自然大灾荒、文革大动乱、贫穷大过渡等因素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人口增长,要突破十亿应无疑问。咄咄逼人的人口爆长趋势让西方仇华势力为之幸乐,认为有朝一日可以看到中国不堪人口重负输出难民的好戏。从自己的国情出发,中国政府也敏锐看到控制人口数量的必要,于是在实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时,把限制全民生育列为第一国策,成为首要计划目标。
统计表明,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实行计生政策以来,35年里全国少出生人口共达四亿以上,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受到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支持和国际社会的肯定。不可否认,成就的取得,既归功于国家坚定的人口战略方向,得益于各级政府的统一意志,还得力于城乡基层超强的行政措施,甚至不乏借助了暴力手段,最后还有赖于计生对象并不十分情愿的合作,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严厉的人口政策。
三十多年来,“计划生育,利国利民”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然而近年来这一共识受到严重挑战,有不少观念罔顾计生成果和意义,而从另一个极端出发公开质疑计生政策,直至目前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出台引爆了全民大争论,其中一些争论明显反映出对计生政策的困惑。
诸如有观点认为,实行计划生育有如对自由生育的急刹车,缺少用渐进式的方式让社会适应的过程。从当初对青年育龄夫妇的倡议到政策到立法,虽然历时二十余年,但是其科学性公平性和权威性却让人费解,法律规定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是提倡和自愿,而在政策和实施上则是强制到底,同时在城镇以外的地方,生男还是育女有特别限制。更重要的是,既是计划生育,目标任务和形势预期均应在计划掌控中,而白发浪潮、劳力短缺、三千多万光棍、上千万失独家庭,却没能纳入“预算”,有失“计划”的功能。其中对于计生反应最强烈的、最为社会同情的莫过于失独家庭,被认为是对实行计生政策作出了重大牺牲,承受了最大的痛苦。这些似乎负面的情形几乎全部归责于计划生育。但也有人认为,事关家国大政,尽管统筹兼顾,难有绝对和万全之策,正所谓有得必有失。——困惑。
许多人不无人多情结,认为中国必须保持人口规模优势,才能雄踞世界民族之林。目前中国到底有多少人口,至少有两点可以肯定:唯有数字上没有水分,称霸世界第一。事实是,人口流动是超生机遇,计划以外是自由王国,农业地区、无业群落、破产企业不少是计生管理盲区,谁也说不清有多少没有注册的大小公民 漏在人口普查之外。由于有“一票否决”的处罚,层层瞒报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因此,只有加上最接近地气的基层计生工作人员手中掌握的“‘黑’人名单”,才是人口数量的真实。常识证明,世界上超级大国并不是靠人多取胜。中国人口数量历来称老大,当年拥有居世界之最的四亿之众,倒有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苦难和屈辱,始终无法摆脱人多而贫穷、国大而势弱、落后而挨打的命运;好不容易繁𧗠到八亿,不过是滞留在“第三世界”。如今人口增至十四亿,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均财富远居人后。那么,到底靠什么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国富国强国呢?——困惑。
有观点认为,中央放开二胎,举国欢呼,有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但对于50后老人无疑太遥不可及,对于60、70后家庭来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好雨”虽好不如无。80后有幸赶上本趟车,却是大倒养人成本太高的苦水,有人把现在孕育一个小孩的开销从数十万算到直奔百万元,看来二胎不过是土豪们的专利,平民只是眼睁睁地羡慕他们生出富三代一批新贵族来 。有人拿两年前的允许单独二胎说事,说申报二胎者仅为合符条件家庭百分之十,由此推断,百年后的中国仅剩下几千万中华精英,能不忧伤?不过更有人认为,大多数人一定会响应政府号召,毫不理会穷富二字,抓住机会理直气壮扬眉吐气生二胎。因为历来都是愁生不愁长,广大留守儿童有几位是独生子?这样,传统观念被强力激活,数十年生育阻力变成动力,再 无天下第一难,生育能量空前爆发,两大生产你追我赶,人口在短期按亿量级增长,何患丢掉人口数量第一的桂冠,更何惧印度赶超?——信耶?疑耶?困惑。
还有,当五中全会公报一发布,各地立即跟进,其中以敢为天下先的湖南动作最快,迫不及待宣布再无计生紅灯,既使抢生也“不作实质性处理”,急得国家卫计委制止:各地不得自行其是。为此,有人认真发声,党中央总揽全局,管治国总纲,明确大政方向战略部署,所有法律政策皆由人大立废和修改,计生是国策,必须经由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定夺方可下行。岂料此论却被不少人集中火力攻击。莫非此事是“全面依法治国”之外?——更困惑!
尚有许多困惑,姑且存疑。还是那句老话:让实践来验证,让事实来解惑,让历史来选择,让未来去裁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