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5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东侨乡信宜:冬至大过年 “籺”味乡情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2 10:3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东侨乡信宜:冬至大过年 “籺”味乡情浓

冬至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气之一,民间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在广东侨乡信宜,冬至当天,家家户户必做一道名为“籺”的传统美食,以示重视与欢庆。

家住信宜市水口镇的李大妈告诉记者,“籺”是一道用米或米粉辅以馅料做成的民间美食,也是粤西过节最古老的习俗。信宜人做籺的传统由来已久,不仅会在不同节气做,还在婚嫁喜庆日做。冬至这天,当地人大多会放下手头上的忙碌,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做籺,从和面到揉面团,再从包籺、印籺到蒸籺、吃籺,一家人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共度佳节。

提到信宜籺的品种,李大妈如数家珍:鸡冠籺、寿桃籺、古粽籺、田艾籺、木薯籺、簸箕籺、糖板籺……不同籺有不同的做法,如古粽籺是把糯米和馅料包在粽叶上的;寿桃籺是用馅料包在以糯米粉合搓成的籺团里,而且还要上籺印定型脱模后方可蒸煮的。不同的籺搭配的馅料不同,不同的人做同一种籺的馅料也可能有所不同。

李大妈家最喜欢做鸡冠籺。鸡冠籺又叫煮汤籺,以糯米粉等做皮,用花生、瘦肉、韭菜、虾米等做馅,像包饺子一样把调好的馅料放进籺皮中,最后用拇指和食指沿皮缝将籺皮捏紧。煮汤籺既可以放入汤中煮来吃,也可以下油煎着吃,口感香滑软糯,老人孩子没有一个不馋的。

李大妈说,尽管今年的冬至日气温骤降,屋外下着毛毛雨,她还是把早早做好的鸡冠籺用袋子分成若干份,准备让节后回城上班的孩子们带走。

信宜市侨联主席何伟强介绍说,“籺”是信宜代代相传的手工美食,它承载了信宜的美食文化和信宜人的家乡情怀。信宜是广东知名的侨乡,有50多万人旅居海外及港澳台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每年冬至都有不少的海外乡亲回来过节,他们感慨最多的都是孩提年代和父母围炉做籺的光景。至今,许多信宜籍的海外华人依然保留着冬至做籺的传统。一家人围在一起做籺、吃籺,亲情的温馨与籺香融为一体,那种感觉无论身居何处都难以忘怀。

“疫情前,每年冬至期间,信宜都会举行一场冬令营,邀请旅居东南亚以及港澳等地华侨的后代,回到家乡进行文化交流,还会特意安排这些青少年儿童参观做籺现场,并让他们自己动手做籺,体验这份文化传承。如今,信宜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处处美景如画。节日里,乡亲们一边吃着籺一边闲游,或在栈桥边,或在碧道上,此情此景,通过微信、抖音的网络传播,总会勾起众多远在异国他乡的海外游子浓浓的乡愁。”何伟强如是说。

作者 梁盛 梁晶晶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