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5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怒怼老板、敢于仲裁公司、一言不合就裸辞…年轻人该如何正确“整顿职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5-5 10:1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年轻人“整顿职场”成了热门话题。

在不同形式的“整顿职场”中,有毅然裸辞考公上岸的,有起诉公司并胜诉的,但也有愿意为了加班费而加班的。

“法定节假日加班,应该算三倍工资,但我们也没有,问了人事和老板,都没有回复,这个行业都是这样子。”在会展行业工作的张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说。

张瑶也参与过“整顿职场”,尝试过与公司沟通加班的事,但以失败告终,没有获得预期结果。

“现在这个情况,并不是大家都不愿意加班,你要不加班的话,根本不够生活的开销。”陈钦则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每经记者。

陈钦的故事,其实映射出年轻人“整顿”职场加班并非全是抵制加班,而是因为没有加班费或者加班费没有给足。

不过,近期几个新鲜出炉的判例给了劳动者不少底气,比如下班时间在家回公司微信,也可能被认定为加班,资方需要给加班费或进行调休。

同济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史靖宇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也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如何“整顿职场”给出了相关建议。

而记者进一步探究发现,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劳动时间的增长,属于相对正常的现象。想要经济增长和劳动时间缩短两者兼得,经济必须向高附加值转型。

以裸辞方式“整顿职场”的考公人

“整顿职场”到底是在整顿什么呢?网上流传着各种“整顿职场”的事迹,比如:准点下班、拒绝团建、敢于“仲裁”公司、怼天怼地怼老板、一言不合就走人。而对于李文来说,在“整顿职场”中,仅做到了“走人”这一项。

李文是山东人,今年24岁,之前从事教培行业,没有加班费,也没有调休。

“沟通结果就是我跑路了,老板表示不缺人。”李文说,他选择裸辞,脱产考公,目前已经上岸。

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139022912

之前,李文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做了两年老师,薪资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怎么变过,“教培行业加班是普遍现象,而且教培没有周末。”在这家教育培训机构,也没有任何关于加班调休、加班费的规定。

“教培加班,就是给老板的别墅添砖。”李文打趣说。两年以后,李文辞职了,因为不想再加班。在教培机构,下班以后,他也会被要求保持及时回复的工作状态。

在李文的印象中,公司里像他一样离职的人挺多,且基本上都是加班的缘故导致。没结婚没孩子的,裸辞的也不少。“不裸辞的,也基本上是因为有家庭要顾及。”

“我家在本地,也没有车房压力,所以裸不裸辞都无所谓。”辞职以后,李文开始全力备战公务员考试。

通过考公,李文成功地切换了工作。现在这份工作,会让李文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让他觉得可以更好地体现个人价值。相比之下,在教培机构里,李文更多的精力不是放在工作上,而是在本职工作以外的地方,比如打扫教室之类的。

尽管目前的职业在工作时间里劳动强度更大更辛苦,但李文感觉自己的状态明显不一样了,“甚至生活习惯都更好了。”

“整顿职场”失败的会展人

张瑶在会展行业工作了5年,公司是一家民企,工作并不轻松。

在张瑶的社交平台上,关于“加班”的内容不少。“朋友约我的时候,(我)经常没空。”

张瑶今年27岁,单身,业余时间喜欢看看书、摄影、压压马路。

“近两个月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左右,周末都在加班。”张瑶表示。

对于工作日加班,张瑶所在的公司没有加班费。只有在周末加班时,以4个小时为单位,4个小时算半天,8个小时算一天,可以用于调休。

张瑶感觉付出和回报不是很对等,“满意度为70%。”她也曾尝试“整顿职场”,与公司沟通关于加班的问题,但“整顿”以失败告终,没有获得预期结果。

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931577624

在张瑶看来,她的情况也属于正常,如果不换一个行业,很难解决工作时长问题。

毕业这些年,张瑶换了三份工作。回到家后,都已没有太多的空余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有加班费、不用“整顿职场”的修理师

陈钦在机械维修行业工作了十年,初中毕业后,和家乡的师傅学习了手艺,外出闯荡。

如今,陈钦已婚,有两个孩子。每年5-11月份是他工作的“旺季”,这几个月,是使用空调之类电器设备的高峰。如果忙的话,周末可能都不着家。

公司要求,员工下班后要保持通信顺畅,这导致陈钦经常饭还没吃完就得抓紧执行任务。“不想去也没办法,那么多人等着空调、电暖气,总不能不管别人吧,再说这也是我的责任。”陈钦说。

对于机械维修行业来说,一旦遇到了维修任务,不管是否在上班时间,都要去完成。

“除了一天8个小时的工作时长,平常大家也会多等1-2小时再下班,旺季的时候周末都要上班,一般是每天12个小时,比工作日还累。”

陈钦告诉记者,他对工资的感受是“旺季的时候还能接受”,但淡季收入相对较少。如果不加班的话,工资不够一家人的生活,所以还是愿意选择加班。

但如果遇上节假日,例如五一这样的法定节假日,陈钦所在的公司若有工作,原本5天的假期就会缩减成3天,上班的那两天加班费会翻1.3倍左右,但没有额外的调休。

“老板是正常5点就走,有的时候老板根本就不来。”在陈钦口中,他的加班情况,在他仅有联系的几个初中同学里算是最长的。因为工作,他没有任何业余爱好,一有时间就陪家里人。

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154212850

没法“整顿”加班的项目制IT人

李国良告诉记者,IT行业通常是项目制,有项目的时候加班很多,而且这个行业的特点是出差非常多。平时加班是没有加班费的,也没有调休。

“也不是领导逼着你卷,你的事情就这么多,你的客户找过来了,然后领导还要陪着你转,领导甚至比你还忙。”李国良说。

李国良目前是一个团队的领头人,相比他团队内的员工,李国良的工作量更大。“(待遇)不太满意,主要不是付出的问题。而是你付出之后,仍然只是一颗螺丝钉,没有其他方面的成长。”

他更不满意的一点是,“没有家庭生活,我们很多同事都是没有家庭生活的状态。大家最排斥的不是加班,而是长期出差,我去年差不多有三四个月的时间都在出差。”

相比于同龄人,李国良认为,在朋友当中,他的工作时间是比较长的,这与行业特点也有关系,IT行业需要随时响应客户需求。同时,IT行业技术进步很快,并不是开发完就一劳永逸,需要不断地更新迭代。

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462568496

律师:下班后普通的任务,员工没有义务回复微信

劳资关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包括加班费没给足、下班后仍然占用劳动者时间,以及劳动者内部沟通时十分困难等。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丁金坤认为,劳动者要养成记录自己加班信息的习惯。

“实际中,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加班费没给足,就是企业会给部分加班费,但不是根据具体的劳动时间来给。比如应该5:00下班,加班到8点,那么5-8点就是3个小时。如果超过3个小时,就违反《劳动法》了。每次加班费是以1.5、2倍加上去的,对企业来说(成本会增加)很多。所以很多企业会给一定的加班费,但没给足。”丁金坤称。

“第二个就是很多劳动者加班了,但没有去打卡,以后会造成举证困难,这也是常见的现象。有劳动者说我加班了,每天加几个小时,但是因为没有打卡记录,很难举证加班时间。所以保存证据很重要,至少自己做一个可信的记录。每天加班到几点,做一个日记,在中间遇到过什么事情,比如说业务交涉,或者上下班坐车、开车,或者当时加班有邮件、有时间点证明。有这些记录,仲裁员、法院就会相信你。”

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122617376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不少企业对员工在8小时之外回复电话或者微信做出了具体的要求,比如在多少分钟之内一定要回复。对此,丁金坤认为:“针对在8小时外(单位)微信联系我,紧急情况下,我觉得为了企业、为了大家的需要,回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说不是紧急的,是普通的任务,员工是没有义务回复的。否则是在变相延长上班时间,或者说要这样做也可以,但以后要补休回来。”

对于“紧急性”该如何判断,丁金坤表示:“比如做修理工,有个地方突然坏掉了,这就属于紧急事件。紧急事件跟日常事情还是可以区分的,就看是不是非得要这个时候赶到,是不是明天工作时间也可以完成的。还有一种不是紧急事件,比如布置一下任务,要开个什么普通会议,员工完全可以拒绝掉。”

此外,当员工与企业沟通加班费等问题时,时常会面临被推诿等情况。丁金坤认为,这种情况不鼓励员工正面冲突,而是应当走沟通、工会、仲裁的途径。

“正常的途径应该去找工会,法律上是有这个设置的。工会是为劳动者说话、代表劳方利益的,所以这个时候最佳的解决方式是工会代表来谈集体合同,在合同中规定好加班等条款。但是有些企业没成立工会,有些企业工会的领导是股东或者是公司任命的办公室人员,找工会可能作用有限,所以我也呼吁完善工会制度。企业内部要有一个替劳方说话的人,而且要能够实际解决问题的。另外,还可以向总工会反映问题,最后再仲裁。”丁金坤称。

心理学家:员工也能管理领导

“同事说你帮个忙,帮我做点儿什么工作呗?其实他已经是把个人角色和职场角色混为一谈了。他其实想占你点儿便宜,这时候,自己要觉察到,哪些是我在这个职场上作为工作身份必须去承担的,哪些其实是已经超越了工作角色,(实际上)是私人的需求。你不能一概接受,要看怎么比较友好地去婉拒。”史靖宇说。

史靖宇是同济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她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得了医学心理学博士学位,长期在一线从事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

“单纯因为职场压力来寻求心理咨询的不是特别多。来的主要是因为出现了焦虑、抑郁或者失眠。在这批人里面,其实大部分都会涉及到职场压力。你跟他聊着聊着,他多半都会谈到和职业相关的压力议题。”

史靖宇介绍,她在心理咨询生涯中发现,职场压力主要源于工作与家庭的平衡、领导和同事的关系、工作预期与现实的差距。

近年来,网络段子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压力。比如“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对于“成年人的突然崩溃”,史靖宇认为是长期积累所导致的,但不意味着一定是坏事。

“从心理学上来讲,所谓的‘崩溃’,其实危和机是并存的。往往就是危机爆发的那一刻,他才有可能去做出一些改变,开始痛定思痛去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重新定位自己。崩溃往往就像催化剂,不是说这个人完了。在我们看来,这恰恰是一个新的起点,从此可能就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了。”

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881838970

同时,对于职场角色的边界也要有清晰的认识,“一些领导可能没把下属当职业身份来对待,想骂就骂,想批就批。对这种情况要意识到对方跨越边界了,开始突破到个人边界。”

“还是尽可能要保持在自己的工作角色里,不要让他进入到个人边界,对这个边界要有意识地去做一个平衡。”

史靖宇认为,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被动接受。

“你哪怕跟领导、同事相处不是那么融洽,但是我们始终是处在互动当中的。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在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员工也能管理领导,其实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史靖宇表示。

史靖宇进一步解释:“比如领导交代了一个任务,你权衡后发现很难完成,其实这时候没有必要硬着头皮接下来。你是可以去对领导产生影响的,可以跟他谈判,需要领导给到自己什么样的支持,提供什么样的资源。要重视自己在关系当中的主导性和影响力。”

经济学告诉你:为什么工作时间变长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9小时。

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工作时长增长现象并不罕见。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工作时长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而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工作时长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在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经济增长与工作时长之间又呈现负相关。

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工作时长变化趋势呈现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0年之前,日本人的工作时长高速增长,与此同时,日本经济也在高速增长;第二阶段是1970年至1990年,这阶段日本人的工作时长出现了缓慢的下降;第三阶段是1990年之后,工作时长迅速下降。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our world in data

同样,对于韩国而言,在经济高速增长的1970年代以前,其工作时长和人均GDP呈正相关;但在1970年代开始后,工作时长与人均GDP就呈现了明显的负相关。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our world in data

换句话说,只有当经济非常不发达和非常发达时,工作时长才很短。当经济由不发达走向发达,工作时长就会增加。

从各行业的工作时长看,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超低附加值和超高附加值行业的工作时长较短,而处于中间档次的行业工作时长较长。

数据来源:Wind

Wind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工作时长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金融和教育;工作时长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住宿餐饮、制造业和批发零售。

因此,在职场中,你所处的行业是否存在门槛就相当重要。通常来讲,存在门槛的行业都是高附加值行业,有较高的收入和较多的闲暇。但迈进门槛的前提,恰恰是自己要具有核心竞争力。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李文、张瑶、李国良均为化名)

记者手记:现实出发,理性看待职场

从《我是余欢水》开始,整顿职场就开始备受关注。

然而,现实并不比文艺作品,并没有太多的曲折离奇和快意恩仇。现实当中,资方处于优势地位,在法律、公司制度甚至是工会方面都有优势。相比之下,劳方分散、法律意识欠缺、维权成本大。

因此,从法律上知法懂法、心态上笑看风云、树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三种途径或许是摆脱职场PUA的现实路径。

从宏观的角度,如何培养出更多的高附加值产业人才,推进经济向高附加值产业结构转型,这是解决工作时长较长的根本途径。

从制度角度,工会相关的法律细则也需要完善,在权益受到损害之时,劳动者需要一个代表自己利益的组织与资方进行谈判,这既能够高效解决问题,防微杜渐,又能够降低对司法资源的占用。

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过程当中工作时长延长并非我国独有,这是全球各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普遍现象。可以期待有那么一天,当经济增长到足够发达时,我们可以一边挣钱一边有更多的闲暇享受生活。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