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9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奔驰加塞事件”奇瑞车主道歉,误导公众也得有个说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1:0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桥归桥,路归路”,各自为自己不当行为负责,才会有社会的公平正义。
▲“奔驰加塞砸车事件”中双方发生纠纷画面。图/短视频平台截图
3月30日,时隔两个月后,奇瑞车主、网红@五莲徐八月再次回应和奔驰车主纠纷,引发舆论关注。
据红星新闻报道,@五莲徐八月女儿公布的一段时长5分54秒的视频显示,奔驰车主王某在砸车前曾遭奇瑞车用车头顶撞;其女儿承认,当时是丈夫开的车,并因此向那些“因为妈妈是司机而同情我们的粉丝,说声对不起”。
此事此前的版本是:1月29日,广东徐闻港,一辆白色奇瑞轿车与一辆黑色奔驰车在排队购票上船期间,因通行问题发生纠纷。奔驰车主王某下车站到白色小轿车前,拦车辱骂并用拳头打砸奇瑞车引擎盖,导致引擎盖凹陷。警方对王某作出行政拘留10日并罚款500元的处罚。
对于为何时隔两个月,在事件已经平息之时再次作出回应,@五莲徐八月的女儿解释:网上太多谣言,也有太多辱骂母亲的话,让她日日煎熬,所以选择将原视频公之于众。
按照上述解释,公布原视频并道歉,是因为感受到压力,希望通过再次回应得到公众理解、谅解。这是一种被动选择,而与主动“知错就改”无关。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来自网友的压力,“将错就错”可能就是他们的选择。而这套言辞背后的他们,或许从未想过,在被误导的舆论下,对方承受了怎样“日日煎熬”的压力。
@五莲徐八月的女儿公布的最新视频显示,奔驰车主砸车前曾遭奇瑞车用车头顶撞。而在此之前,这是一个被刻意遮蔽的信息。公众只因砸车者野蛮违法行为而气愤不已,却不知这并非一股“无名邪火”,而是被对方车辆顶撞后的反应。
让人担心的是,除了误导公众,这一情节是否也误导了警方?警方对于砸车者王某的处罚,是否是在知晓他之前被车顶撞的基础上作出?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相关视频公布后,用车顶人者,该不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其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需要执法机关予以厘清。
此事被刻意遮蔽的信息还包括:冲突发生时,奇瑞车是谁开的。@五莲徐八月的女儿称,发布文案和视频时未明确提及当时两车的司机分别是谁。在舆论发酵过程中,才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后来考虑到当时的司机(其丈夫)以及行程等问题,所以未如实告知。
在不少人看来,“未明确提及”的说法,似有避重就轻之嫌。客观而言,正是因为“未明确提及”,才让很多人认为,对方在欺负一个70岁的老人。这是引发公众愤怒的最大动因之一。
也因此,无论“谁开的车”这个信息是否被刻意屏蔽,@五莲徐八月一家都已经达到了引爆公众情绪的效果。而“因为妈妈是司机而同情我们的粉丝”越多,误导公众的效果也就越充分。就此去看,一些人显然是找准了“流量密码”。
另外, @五莲徐八月一家公布的警方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奇瑞引擎盖的警方定损为500元。而在此之前,定损价格“秘而不宣”,也在客观上营造出了一种损失很大,砸车人“罪责深重”的假象,进而引爆了舆论。
这一事件最初的舆论风向,是众口一词谴责砸车者。之后,随着更多现场视频从不同渠道流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转。@五莲徐八月一家感受到压力,某种程度上是在为其之前误导舆论的行为“还债”。
从事件发展轨迹看,即便@五莲徐八月一家不主动回应,真相也会越来越清晰。面对如此现实,主动站出来说明真相,求得公众谅解,是一种明智选择,比继续硬扛着要好。
公众除了关注真相,关注点还在于,误导舆论,在道义和法律上应承担怎样的责任?道义上的不诚信自不待言,而刻意裁剪事实、误导公众的责任,执法机关也应依法作出研判。
还要说的是,在“流量经济”下,流量意味着巨大利益,而当巨大利益因误导公众而得,利益是否应被“剥夺”,相关账号应否存续,同样值得关注。
对于@五莲徐八月一家来说,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主动站出来说出真相,向公众道歉,总比“将错就错”下去更可取。而讲他们的责任,也不意味着王某砸车、网友谩骂是对的。“桥归桥,路归路”,各自为自己不当行为负责,才会有社会的公平正义。
撰稿 / 李曙明(法律工作者)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