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砸了心情郁闷,希望重新组织高考”“希望12345从财政部门查询丈夫的工资发放时间和明细”“家住六楼老人不便,希望政府收购并更换楼层”……近日,内蒙古“包头12345”晒出一批市民的不合理不合规诉求。(7月7日《京报网》) 人们信赖“市民热线”,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情。有什么不如意的,不顺心的,不了解的,不知情的事儿,反映给“市民热线”,这是对“市民热线”的信赖。但是,需要明白一点,“市民热线”是公众资源,不可用自己的“奇葩诉求”堵塞了“市民热线”,浪费了服务公众的资源,毕竟“市民热线”不是“心理热线”。 然而,一些市民把“市民热线”当成了“许愿池”,什么事情都想让“市民热线”帮助解决一下。这些明显“离了大谱”的想法大致分为几类:要求为违法违规行为撑腰的,比如,撤销交通违法处罚,开除阻拦自己插队的景区员工;要求政府部门解决自家私事的,比如,帮忙给孩子找对象,解决情感纠纷;还有事情明明发生在其他城市,却“指派”当地某某部门必须为其办理……其中或多或少带有无理取闹的意味。难怪有网友调侃,“这里是市民热线,不是景区的许愿池。” 首先来说,明显“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无理取闹。例如,学生考试那是统一组织的,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学生重新考试,那对其他学生来说公平吗?丈夫的工资涉及的也是个人隐私,财政部门给你打明细,那不是违法吗?你自己的房子住着不方便,政府怎么可能收购给你换一个?所有市民都要求“政府给换个房子”,还要市场干嘛?热线是需要帮助市民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但是不能是“来者不拒”。 其次来说,导致了公共服务资源的浪费。12345需要好用、管用,但最怕的是滥用、乱用。无论是接线员还是办事员,他们都需要面对海量的市民诉求,接电话和处理问题,都需要精力和时间,而这些乱七八糟的诉求显然是对资源的浪费,这与胡乱拨打120、110、119是一个道理。而且按照眼下的规定,12345热线需要做到“件件有回应”,也就是说不管是不是合理,都必须给一个说法。试问,这些“奇葩诉求”会浪费多少精力,增加多少负担?影响多少其他正常诉求的处理?对于市民而言,需要明白一个道理,不可把“拨打热线”变成了“骚扰热线”。别把市民热线当成了“许愿池”! 作者:郭元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