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民在城市留言板上的建议——取消幼儿园和小学家长“护学岗”,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对此,当地教育局迅速回应,明确表示学校应遵循家长自愿原则,不得强制要求家长参与“护学岗”。这一回应,既是对公众关切的积极回应,也是对教育责任边界的理性厘清。(10月26日 央广网) “护学岗”作为一种临时性的安全保障措施,初衷在于维护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和学生的安全。然而,当这一责任过多地转移到家长身上时,不仅增加了家长的负担,还可能引发家校之间的误解和矛盾。毕竟,从专业度和时间安排上来看,家长并非最适合执行这一任务的人选。教育局的回应,正是对这一现象的有力纠偏。 然而,仅仅强调“自愿原则”并不足以完全打消家长的顾虑。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学校可能会以“自愿”之名,行“强制”之实,使得家长在“不得不参与”的困境中挣扎。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不仅违背了“自愿原则”的初衷,还可能对家校关系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要使“自愿原则”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学校应当明确自身的教育主体责任,合理安排校内安保力量,确保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部门则应加强对学校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政策规定得到严格执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应积极作为,为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我们还应看到,“护学岗”只是家校共育中的一个环节。要营造良好的家校关系,还需要双方在日常的沟通与合作中付出更多努力。学校应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家长的关切和需求;家长也应理解学校的难处和考虑,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来。 “家长护学”来自自愿而不是来自强制,家校共育需要双方自觉。只有各方都自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为“家长护学岗”的自愿化创造有利条件,才能使“家长护学岗”的自愿化得到有效实施。 作者:徐学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