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4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人放生大米”事件反转,打了谁的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5 20:1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2月10日,浙江温州有网友发视频称,两位老人在河边放生了好几兜成袋的大米。随后当地水利局回应:“倒大米是浪费粮食,大米也不是污染物,让水利局管有点儿奇怪,但会把这个情况反馈一下。”(12月11日 大皖新闻)

任谁看到这里也会觉得,就算大米是自己花钱买的,也不能这么随意糟蹋。不管什么形式的放生,都要尊重现代社会的公序良俗,更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然而,当人们感慨放生行为越来越奇葩,谴责浪费粮食的行为时,12月11日晚上,记者通过瑞安市相关部门联系上当事人潘女士。她解释说,这是一场误会,视频中那个大爷其实是三轮车夫,大米确实是她的。潘女士称,几个月前,她购买了几十斤大米存放在家中,期间家里厨房下水管道漏水,袋中的大米被打湿,她觉得扔掉很可惜。考虑到家里附近的塘河里有很多鱼,她便萌生了将大米倒入塘河中喂鱼的想法。由于大米较重,12月10日她雇了一名三轮车夫将大米拉到河边,倾倒了这些大米。

下水管漏水打湿的大米,确实不适合再吃了,倒进河里喂鱼似乎无可厚非,却被人拍摄下来,简单剪辑后冠以“放生”之名发布到网络上,掀起了巨大波澜,引得自媒体肆意狂欢,当事人则感到难受和委屈。而现如今事件反转,又打了谁的脸?那些在网络上猛烈抨击老人“放生”行为的网友是否会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脸?面对频频反转的新闻,感到羞愧的不应仅仅是新闻发布者,更应是那些积极转发并评论的旁观者。但实际上很少有旁观者反思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更没见有评论者因自己之前的言行而道歉。

老实说,现在的自媒体深谙流量、炒作之道,面对极具话题性的新闻,它们就如同苍蝇看见蜜糖,公牛看到红布一样,顾不得考虑事件本身的原委,只想着第一时间发布出去,来赚取眼球、吸引流量。

而网络平台在“流量至上”思维的主导下,也很难尽到应尽的审查义务。消息来源是什么?是否经过核实?真事是真的吗?平台已经不想去关注,只要发布出去后能引发大量关注和讨论,平台就会大开绿灯。

传统媒体近年来受到网络新媒体的冲击,现如今也想分一杯网络流量的羹。既然平台上已经发布出来,那也就不再进行实地采访,也没有与当事人直接交流就“一键转发”。结果,事件反转不仅损害了自身信誉,也破坏了舆论环境。

另外,网络的即时性和便利性极大地降低了旁观者参与新闻事件的门槛。快节奏、大信息量的现代生活,更让网友们难以在繁杂的信息中分辨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无非是看到什么,就从自身角度出发评论两句,但几天后新闻反转,之前的评论就会因基于虚假事实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要想避免被打脸,就必须提升媒介素养与大众的互联网智慧。冷静客观地看待热点新闻,在事实尚待核实的情况下“让子弹先飞一会儿”,更要避免情绪化,以免被人“带节奏”。只有公众、媒体、平台、相关监管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才能让我们的舆论场更加清朗,网友更加理性,避免一再被反转的新闻打脸。

作者:董欣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