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啸山林
前日接到兄长电话,得知续桂婶娘离世的消息。这位与家父同祖父的堂婶,竟以九十二岁高龄走完了她坚韧而温柔的一生。羁绊于琐务,我终究未能返乡送她最后一程。
记忆中的婶娘,永远是母亲口中那个从东安花桥嫁来的明媚少女。十三四岁的年纪,常与堂叔在秋千架上荡起欢声笑语。后来我读到"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时,眼前总会浮现她年轻时娇憨的模样。自我记事起,这位肤如凝脂、身姿挺拔的女子,眉宇间总噙着三分笑意,待人接物从无疾言厉色。即便在我家最艰难的岁月里,她眼中的善意也从未褪色。
命运给这位温婉的女子设下重重考验。养育五个子女的艰辛尚未褪去,改革开放的春风刚起时,堂叔便撒手人寰。彼时幼子尚在求学,她毅然挑起生活的重担。谁能想到,当年秋千架下的佳人,竟扛起箩筐走街串巷收废品。浆洗得发白的衣衫永远整洁,盘起的发髻一丝不苟,在街坊的闲言碎语中,她始终保持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从容。1984年,幼子考入衡阳农大的喜讯,终于印证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古训。
儿女成家后,她依然坚持独居,自己洗衣做饭,从不愿给晚辈添麻烦。直到晚年行动不便,才在儿子们的坚持下接受轮流照料。
那些年我每次归乡,总能听见她温柔的问候:"小华回来了,看父母来了。"父亲走后,常见她与母亲对坐絮语,两位老人亲密无间的模样,宛如同胞姊妹——她们同样端庄大方、心地善良、讲究卫生、从不说人长短......偶有几次邀她同往商城,总要母亲帮着劝说,她才肯接受我的一点心意。
岁月终究带走了她的活力。近年回乡时,门前那声应答日渐微弱,却始终温暖如初。如今母亲已逝,婶娘亦去,一个时代的温情正在缓缓落幕。
这位用双手捡过万千废品、用肩膀扛起如山苦难的女子,始终保持着清泉般的澄明心境。在广袤的乡土中国,有多少这样如尘土里开出的花朵?她们以最柔弱的姿态,活出了最刚强的生命。秋千会朽,相片会黄,但那个在时光深处永远年轻的秋千少女,将永远定格在我们记忆的晨光里。她的坚韧与温柔,早已化作血脉里的基因,在后辈的生命中静静流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