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综合格斗教练徐晓冬与雷公太极创始人雷雷的一段切磋视频在网上引起关注。雷雷的快速战败,引起了公众对传统武术实战性的质疑。为替太极“正名”,4月29日傍晚陈氏太极多名弟子向徐晓冬公开发出战书。当前,徐晓冬已经回应应战。 同陈氏下战书的目的相似,雷雷本来也是因为看不惯徐晓冬的“太极无用论”,决心为太极正名而赴约比赛的。然而,缺少格斗实战的太极不仅没有被正名,反而重重挨了一拳。这场比赛,随之让更多人对传统武术丧失了信心,成为不少人心中“中国传统武术无用论”的又一实例注脚。 然而,一场比赛判定一个门派,显然太过武断。且不说雷雷没有格斗实战经验,他到底有没有参悟透真正的武术、练得“功力”都有待商榷,因此,他对于太极的代表性,也自然是不足的。但是,这场约战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个人行为:雷雷毕竟是雷公太极创始人,此前宣传的一代“拳师”,在败后才说自己是太极的“小学生”,与他之前夸下的海口差别太大。对于大众而言,他就是“拳师”,其速战速败,让人觉得不是太极造假,就是太极大师造假。两者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究竟是太极没用,还是太多“大师”根本就是假的?这个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才是阻碍太极乃至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对太极作用的描述模棱两可,越传越神。如果没有这场约架,大部分人可能只以为太极是一个类似瑜伽、用于健身的方式,这也是民间最多的宣传。然而,凡涉及到太极或至中华武术的对外宣传,又会宣传太极的格斗性;打输了才又辩解说太极是用来健身的。近些年,甚至还出现了“隔空打牛”等玄学。一众“大师”都给不出清晰的定义,让人参不透,摸不着,信不了。 而另一方面,对于太极“大师”的评判,更是缺少标准。和竞技比赛以输赢论身手的直截了当不同,太极“大师”不用参加比赛,就能自带光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卓越的演技,几十年来,中国本土的“大师”就没少过: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所谓的太极流派“气功”,就被传得神乎其神、包治百病。从耳朵识字的唐宇、拥有“非眼视觉”的张宝胜,到名噪一时的王林,打着中华文化、太极擦边球的“大师”没少骗过国民们。如今,太极算是回归正道,但同样无从考核、无从印证的“大师”标准,依然让人无法信任。 所以,国内外对于太极乃至传统武术的质疑之声,不是一两场打斗就能消除的。定义的混乱、“大师”的繁杂,让浑水摸鱼者多,精通文化者少;大发横财的多,真心守护文化的少。当“忽悠”和“神秘”大行其道,传统武术便会陷入怪圈,说不清体系,道不明用处,公信力沦丧了,别说让文化走出去,就连传承都困难。 有人说,管他太极能不能用于格斗,反正它是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一句博大精深,不能成为无从参悟与实践的理由。的确,中华武术向来有太多的理想主义:比如在金庸武侠中,《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不是从小扎扎实实扎马步习武的,而是个文官,参透了纸上学问,内力自然就来了。这份理想是好的,至少证明了中国文化对于武术的理解——有道者才有术,武功的意义在于明道和正义,并非杀人。但理想主义可以用于小说,却不能用于现实:缺少实战,终究只是纸上谈兵。想让中华武术走出去,光摆摆武术的形远远不够。 其实,太极遇到的尴尬,很多中华传统文化都曾遇到,比如中医。在现代科学参不透的情况下,很多体系缺少理论解释,此时,以经验验证效力就不能再缺席。否则,混杂的“大师”只会扰乱风气,让人徒生误会,既感受不到中华武术的实力,也参透不了背后深韵的国学之魂。与其等着格斗手外部“打假”,不如期待更多高手重出江湖,用明确的定义和精彩的格斗,为武术正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