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谁在导演“问题官员”再次“出山”这场戏?
(文/宁静致远)
“三鹿毒奶粉”事件已过去6年。本月初,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从无期徒刑减刑至17年3个月。当年被免职的3名石家庄市领导也早已悉数复出。在备受关注的舆论风暴中被免职,随后悄然起复,“三鹿奶粉”事件并非孤案。梳理2008年以来,引起舆论关注的52起官员免职案例,40名因突发事件被免职的官员中,半数也获相同“待遇”。(据8月12日《新京报》)
大家不难发现,此事件经报道后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吐槽声、质疑声更是接踵而来,声声入耳。众所周知,在现实中每一个“官复原职”的领导,似乎都要被公众质疑。关于3名石家庄市领导因“三鹿毒奶粉”事件问责免职后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而今居然再次“华丽转身”被启用,这无疑刺痛了大众的本就敏感神经,削弱了党纪国法的威严。而近年来,类似的事件绝非此一例。笔者试问,“问题官员”何以能屡屡“官复原职”?难道免职只是“不疼不痒”的处罚,只是做给群众看?一连串的问号,引人深思。大家不禁要问,是谁在导演“问题官员”再次“出山”这场戏?
近年来,“问题官员”频繁复出不仅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而且还是对党心民意的挑衅。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而免职官员被重新任用,必须符合程序,尊重制度。“举重若轻”似的问责制度本来就需要被问责,复出过程的不透明,难免有暗箱操作之嫌,破坏了公众对政策的信任,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和形象。
当前,中央的反腐工作已走向深入,持续的高压重拳,让任何“老虎”、“苍蝇”都逃避不了党纪国法的严惩,更躲不过群众雪亮的眼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唯有勤政廉政,自觉抵制“四风”侵蚀,不触碰党纪国法“高压线”,才不会成为“问题官员”,没有了“问题官员”,还会有问题官员“官复原职”的现象发生吗?
显然,要让“问题官员”不再出现“官复原职”的现象,必须出台切实管用的举措。首先要规范和完善官员问责机制,真正扎紧制度“篱笆”,为“问题官员”戴上“紧箍咒”。其次要建立健全官员复出的监督监管机制,以有效的监督促进干部选拔任用的规范化,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最后要对违规提拔任用“问题官员”的相关责任人要进一步强化惩处力度,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切实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笔者认为,“问题官员”频繁复出现象必须引起重视。不能因一句“领导觉得可以再用”,“问题官员”就随意复出,其合理性、合法性必然会遭到公众质疑。为此,要避免免职成“走过场”,就必须进一步加强“问题”官员的任用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将启用程序晒在阳光下,让群众“说了算”。唯有如此,才不能让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伤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