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打人玩: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逻辑
蒋成博
6月28日下午,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柏树乡柏树村,8岁男孩晓辉(化名),被11名闲来无事的同学,强行叫到3公里外的永宁寨村围殴致死。事后,当地警方称,涉事的11名学生均不满14周岁,之所以围殴同学,是因为“闲来无事打人玩”。(7月9日新京报)
“闲来无事打人玩”。遵循的是什么逻辑?一种刀不刃血,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逻辑!太可怕了,太荒唐了,太残忍了,他们和暴徒又有什么两样呢?
“闲来无事打人玩”。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内心难耐的冲动、空虚、无聊、纠结、恐怖,还是充满巨大的仇恨?同学之间,有多大的恩怨?哪来的深仇大恨?为什么动辄大打出手,非致人死地不可呢?
此时此刻,除了义愤填膺以外,我不知道该将事件的主要责任归咎于谁?
归咎于11名不满14周岁的孩子们吗?根据我国法律,不满14周岁不承担刑事责任,只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说白了,11名学生打死了自己的同学,赔点钱就可以了。光天化日之下打死人,赔点钱就算了事了,这样的结果,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归咎于11名孩子的家长吗?他们可能要说,我们没有教孩子打人,更不会教他们把同学往死里打啊。孩子们的 教育,不光是我们家长的事情啊,学校在干什么呢?
归咎于11名孩子就读的学校吗?学校可能会觉得非常委屈,非常冤枉,哪一位老师会教自己的学生群殴呢?哪一位老师会教自己的学生把自己的同学往死里打的呢?
难道说,我们应该把责任归咎于那位被自己同学围殴致死的可怜孩子吗?一切不都是他惹的祸吗?如果他强悍一点,能够打败11名围殴他的暴徒,或者能够逃出重围,挽救自己的性命,不就没有这样的悲剧了吗?
最后,我无法说服自己把此次事件的主要责任,强行归咎于11名不满14周岁的孩子,归咎于他们的家长,或者归咎于当地学校等任何一方。
那么,我们应该把此次事件的主要责任归咎于谁呢?
想来想去,我觉得,此次事件的主要责任,应该归咎于我们现代中国的社会管理出了问题,我们整个社会的社会风气、人文风尚、伦理道德出现了严重问题。
这一点,用前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的话来说,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早在1989年3月23日上午,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在会见乌干达总统约韦里·卡古塔·穆塞维尼时已经做了深刻的反思,小平同志告诫国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我们经过冷静思考,认为这方面的失误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
小平同志所说的教育失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当指我们的社会风气沦丧,人文风尚低下,或伦理道德滑坡等问题。可惜未能引起国人足够的真正重视。以至于出现“闲来无事打人玩”并置人于死地的悲惨结局。
因此,我以为,我们的党和国家,我们的各级政府,急需在为全国人民营造健康的人文风尚,健康的人居环境,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物质、精神和政治文明方面,扎扎实实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否则,“闲来无事打人玩”并置人于死地的恐怖事件还会继续发生,任何一名中国人都可能成为暴徒手下的冤魂。
2014年7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