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9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惩治“蚊蝇”,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08:0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从雪域高原到武陵山区,从白山黑水到彩云之南,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进村入户,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决不让任何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掉队,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和神圣使命。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可谓是脱贫攻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务之急。

脱贫攻坚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投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要向贫困地区倾斜。这意味着更多的真金白银将投向贫困地区,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来说,这是福音,是喜讯。但是扶贫资金量大、面广、点多、线长,脱贫攻坚项目繁杂、资金监管难度大,也容易被“蝇贪”、“蚁贪”盯上。如果管理不科学、使用不透明、监督不到位,就可能被贪污、截留、挪用。

近年来,扶贫领域的贪污腐败现象层出不穷,“扶贫官”的落马指数居高不下。据统计,从2013年—2015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查办涉农和扶贫领域职务犯罪近2.9万人,占同期检察机关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总人数的22%。这些“蝇贪”、“蚁贪”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巧立名目、截留克扣、虚报冒领,直接或变相地侵吞扶贫补贴资金,导致国家惠农扶贫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到贫困户身上。

国家拨付的扶贫资金本来是国家为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而设立的专项扶贫资金。然而,如此重要的专款却成为一些领导干部眼中的“唐僧肉”,不但给国家和集体财产造成了损失,更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比一般的贪腐更加恶劣。一方面,那些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底层民众,很可能因为得不到应有的救济而处境更加艰难,会认为党和政府对他们不闻不问,失去对社会和政府的信任;另一方面,用于扶贫的“救命钱”、“保命钱”被侵占,会让贫困地区的人们失去从贫穷中突围的机遇,这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战的进程。

据统计,中央财政每年的扶贫款都在1800亿元以上。当前,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中央和地方政府扶贫资金投入也将更大、项目更多。加强扶贫开发领域党风廉政建设,严查扶贫领域腐败,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高压线”已经刻不容缓。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公报也明确提出“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行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一些贫困地区,国家惠民政策的阳光常在“最后一公里”被基层“管理黑洞”所吞噬。扶贫资金“跑冒滴漏”、扶贫资金被“雁过拔毛”问题屡见不鲜,“扶贫投入加上去,干部腐败倒下来”的案件也时有发生。对群众而言,脱贫攻坚中“蝇贪”、“蚁贪”,比“虎害”更有闹心之堵、切肤之痛。这些“蚊蝇”就是长在我们党和国家健康躯体上的毒瘤,是危害社会千里之堤的白蚁,是啃噬党和人民利益的蛀虫。所以,要不断完善扶贫资金发放程序,建立健全扶贫公开公示制度,强化群众监督与媒体监督,让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脱贫攻坚,责任如山;惩腐反贪,使命召唤。各级纪委监察机关对基层官员要做到警钟长鸣,加强对扶贫领域官员权力行使的监督,对基层扶贫贪腐案件保持零容忍,形成“拍蝇”的高压态势,让“蚊蝇”们不敢不想不能腐,这样才能确保扶贫资金的安全运行和高效使用,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文/米虫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