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关口”还是“国门”吗?
香港,由于历史原因、优越的地理位置、特色的社会制度、中国元素的直接影响和香港人民的长期拼搏,香港成为了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和贸易大都会。尤其是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党和国家实行一贯特别政策,信守香港50年政治经济制度不变的承诺,基本法得到了有效实施,保证了香港的平稳过渡并持续繁荣发展。
国人无不欣喜“一个国家”的意志让大陆和香港复为一家,而“两种制度”却让“关内”“境外”的区别依然存在。一同踏在自己的国土上,一同行走在同胞的人流中,但往返过关的中国人总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就像进出别国一样,必须经过双重关卡。说起这般委屈来,还真有点如“我在这头,你在那头”“乡愁”的不堪。当年小平同志把亲自到香港去走一走、看一看作为深情的愿望,其实代表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心愿,无奈却成了遗憾,是因为“游子”未归。香港正式回归时,举国狂欢,到处自发游行庆祝,赤子之情,感天动地!
如今,香港回归已有16年。这期间,香港不负历史重托和国家厚望,在既定方针下,既高度自治高速发展,又与内地高度合作高度互信,国人都十分理解香港的昨天,赞叹香港的今天,祝福香港的明天。但也有不少人并不省略对至今仍然保留“关口”的微词。新中国自建政初始即设有多个自治区,都为少数民族区域,具有民族团结治国安邦意义,既是“自治”,从未有过筑关设卡的做法。香港曾是英“租界”,留下的“关口”其实是一种屈辱与一道伤痕,既已回归,难道十多年的“过渡”仍未渡过?这与“自由港”的美誉、与改革开放的精神相一致吗?或许有更高层次的视点更深层次的理由证实“关口”的必要,如强调香港特区的防务、治安、关税等问题,但相关方面不该否认设关的“传统”做法既费时又麻烦。今闻国家海关推行84项改革,以方便通关提高效率。香港关口如目前不能完全撤消,可否这样考虑:过关时,大陆方面检查放行,香港方不再查验。 回来时香港方检查放行,大陆不再复查,双方互通信息,集中工作人员,加强检验,以便在过关高峰时,免熬几个小时排队,让大家回家的感觉不是奢望,不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