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退休法官、婚姻家事法专家王礼仁去世190天后,其家人于10月中旬通过微信公众号“家事法苑”发布讣告,与他相识的各界人士纷纷表达遗憾与悼念。通过他们的回忆,王礼仁努力推动修正原婚姻法“24条”的形象又开始鲜活起来。他曾为推动婚姻法司法解释中有关夫妻共同债务规定的修正,在司法实践、理论等方面作出努力。 2018年以前,多个离婚后“被负债”的案件引发关注。多位当事人在离婚后才发现自己莫名背负了配偶欠下的债务。“被负债”源于当时的法律漏洞:2004年出台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 基于这一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所借债务无论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往往都会被认定为共同债务,除非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务为个人债务或者双方约定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且有第三人作证。在具体的离婚案件中,被负债的当事人很难举证,只得承担不属于自己的债务。 在社会各界的不断呼吁和推动下,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新的司法解释,明确“共债共签”原则,“24条”成为历史。在推动修法的众多力量中,法官王礼仁发出了来自体制内的声音。 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退休法官王礼仁生前照片。他于今年4月逝世。 呼吁修正“24条”的体制内声音 原《婚姻法司法解释(二)》于2004年4月正式施行,到2018年被修正,14年间受“24条”影响被负债的人越来越多,引起多方争议。最高法曾回应,该条司法解释是为了遏制“假离婚真躲债”行为,以保障债权人权益。但司法实践暴露出另一重现实:“24条”中夫妻共债的规定,直接导致许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上巨额债务,离婚之后为偿还债务陷入困顿。 在参与推动修正“24条”的众多社会力量中,法官王礼仁是少有的“体制内的声音”。王礼仁时任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早期专注于研究刑法领域中的盗窃罪,40多岁时被调至民事审判庭,开始接触婚姻家事法,后来成为中国婚姻法学会理事。 作为婚姻家事法的专家,王礼仁最早在2006年就发现“24条”存在问题。王礼仁没有直接适用婚姻法司法解释第24条,而是以婚姻法第41条“共同债务的前提是用于共同生活”判决的一起案件,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他在2007年的《判出一条路来——逾越婚姻法解释(二)第24条的障碍》一文中,详细阐述了适用24条的前提条件以及债务举证的责任分配问题。 王礼仁的儿子王冠告诉南都记者,过去十几年里,父亲和家人们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24条”。直到去世前,王礼仁几乎每个月都还会在各大法律报刊上发表婚姻家事法相关的文章。 为了推动“24条”修正,王礼仁多次接受记者采访,分享自己的法律学术见解,为媒体提供了司法实践的情况和思考。面对修法困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礼仁甚至直言该条司法解释是“国家一级法律错误”,希望引起各方的关注。这也让他承受了来自体制内外的压力,但即使这样,王礼仁仍在不断发声。 2018年,在包括“24条”受害者、公益群体、法官、律师以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备案审查等各方的接力呼吁和推动下,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的司法解释,明确“共债共签”原则,即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而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被认定为共同债务,除非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 成功推动修法前后 作为“二十四条公益群”的发起人之一,媒体人李秀萍这些年来一直为推动修正“24条”奔走。2016年,她为撰写《全国29省1130名24条受害者问卷调查报告》联系王礼仁采访,经过数次交往,他们逐渐亦师亦友。 今年10月,李秀萍得知王礼仁去世的消息,回忆起与王礼仁相处时的许多细节而深感痛惜。在李秀萍印象中,王礼仁为人亲和、专业能力非常强,“他一讲起(法律问题),就滔滔不绝。”有的离婚案件当事人写信向王礼仁求助,有时甚至直接将判决书邮寄给他,他都会从专业法律工作者的角度,热心为对方提出建议;一些法律专业的学生在研究相关课题时前来请教,他也总是欣然为其解惑。 和王礼仁相似的是,广东省律协婚姻家庭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一级律师游植龙对“24条”的关注也有多年。在2004年原婚姻法司法解释(二)起草阶段时,他就已经关注到其中第24条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也遇到过许多无辜被负债人。提及王礼仁在实际判决中坚持适用婚姻法第41条,游植龙表示很敬佩他的勇气与胆量,认为这对推动24条的最终修正有很大意义。 2014年,游植龙在杭州与王礼仁初次相识,王礼仁平易近人的性格与严谨的学术态度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他有自己的理论判断,还有自己的良知和良心。”游植龙谈道。 截至目前,王礼仁撰写的《盗窃罪的定罪和量刑》已再版多次,成为众多大学的必读教材。王冠还记得曾有多位当事人通过其父亲的这本书成功翻案,特意千里迢迢前来致谢。而退休之后王礼仁仍然笔耕不辍。“父亲的突然离去(令)我们非常悲伤,但我相信他是去了另一个美好的世界继续做他的学问。”王冠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其父亲的书稿版权已经无偿公开,未面世的手稿待整理好之后也会对外公开。 回到20世纪50年代的湖北贫困山区,一个坚信奋斗和知识能改变命运的孩子开始了每天10多里山路的求学之旅。20岁时他凭借才华成为基层法院副院长,30多岁升任院长。但耿直的性格让他仕途波折,40多岁时,他又被调到民庭,开始接触婚姻家事法。凭借着一直以来的勤奋,他从一个婚姻法外行迅速转变成内行,他不仅像苦行僧一样沉浸在学术世界,也在面临不公正时,勇敢地发出了独属于他的声音。 采写:实习生 余虹 南都记者 宋承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