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314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 仲 华 随 笔 连 载(104)

[复制链接]

1057

主题

161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16: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唐 仲 华 随 笔 连 载(104)

     

        唐仲华,女,湖南东安人,1945年5月生,中共党员,中师文化,小学高级教师,担任过两届县政协委员、县侨联委员和地(市)侨联代表,种过田,当过群师,曾先后32次被评为乡、县、(地)市先进工作者,被誉为“妈妈老师”和“常胜将军”。她自学成才,能歌善舞,生活经验丰富,在互联网上发表报道、小说、诗歌和散文多篇,很受读者欢迎。前段因其先生去世,停发了3个月,下面决定继续转发她的多篇随笔,希望读者欢迎并批评指正。  李浩然2013-03-05长沙

我的父亲唐湘波 9 西 望 故 园(7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约是1979年末的一天上午,一位不很面熟的中年男人突然走进我家大门,母亲一见,觉得奇怪。后来一问,才知他原是我家胞弟柏林小时原曾拜认的寄兄陈定国。

陈定国原系东安县水岭公社枧田大队三合堂村人,曾是唐德师长私人医生陈葵秋先生的儿子,解放后一直在东安机械厂工作。在解放后相当长的时段里,他的母亲因为和我母亲同病相怜,虽然有些往来,但次数不多。他这次到来却和以往大不相同,是特意告知我家一个特大喜讯,说他在台湾的父亲近日写回了家信,信中说我家父亲和三个叔叔都在台湾有了着落。

母亲听了,开始是惊诧,接着还将信将疑,最后才喜出望外,说:“搭帮龙天哪!”当天下午,就率领全家大小去东安照相馆合了影,然后就拜托这位寄兄尽快寄往台湾亲家,托他转给我家父亲和叔叔。

半年后,弟的寄父亦即陈葵秋先生真的写回了家信,那信中还特地捎回了我们父亲和三个叔叔的有关信息。

第二年某月,父亲就托陈老先生寄回了一张他的照片。

那照片的背面,是父亲亲笔写的一首诗。没有标题,全诗只有这样四句——

        烽火连年月,天涯乱离人。神州西望处,总是故园情。

又大约还是1979年底,父亲第一次托陈葵秋先生寄回了一封书信。信中谈到了他的近况和心愿。

又其后,父亲又冒着生命危险,也经台湾驻香港对大陆情报处转回来一封家信,同时,还设法从其他渠道寄回了几次书信和照片。

1986年以后,大陆与台湾公开实行了三通,信件往来较以往方便一些了。

1987年,蒋经国撤销了情报机构,我们与父亲就可以直接通信了,因而书信来往也就频繁起来。

父亲因多年客居在外,常在照片背面或书信中写诗写词,抒发自己内心情感。此处暂选以下四首:

一  日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有离合悲欢。此事古难全,莫自心酸酸。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湘波七一初度,1984年农历五月十三日

二  我今七十一,人谓古来稀。等闲白发生,回首徒歔欷。云月八千里,壮怀随落晖。昨夜梦还乡,今昔事已非。盈虚曾有数,浮沉不可几。当此秋气紧,山山黄叶飞。时序动春雷,大地自有机。老朽叹人生,赋此啟心扉。

        湘波自嘲1984年中秋之夜

三  西望家园,海天遥远。河山永寿,家人平安。

        仲华女儿存念,父寄赠于海外1987年8月

四  忆中相会原是梦,血泪满衣襟!

       玉津妹留念,兄湘波赠于1987年8月

1991年春天,和父亲当年一起去台的湘源、湘澄、湘泓三位叔叔和一位婶娘一同回家探望,父亲特地托他们捎回几副对联。它们分别是——

1 青年背井离乡,壮志谋求出路;林木新陈代谢,落叶总必归根。

2 五十年离散门庭,团圆有庆;半世纪风波岁月,快乐回家。

3 兄弟携手回家,君子不忘原本;叔侄举杯祝福,家人同庆天伦。

4 多年海域生活,故园在念否?万里江山相隔,归梦现成真!

5 国家统一,人民福祉;河山依旧,世事维新。

6 异地生涯,失根无倚;故乡明月,既亮又圆。

父亲是三位叔叔的兄长,他的家里还有着我们的母亲和我们三姐弟,从他诗词对联看来,他是深深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无限眷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

可是,他为什么不和叔叔们一块回来呢?这个中的苦衷,一般人就连我们家人当时都不好理解。

很久以后,我们才从他的书信和转话中想到:当年的匆忙去台的遗恨,其后的金门炮战内疚,再其后于妻于儿于女没任到责任的羞愧,等等,他是有苦难言啊!

父亲原虽也是一条厮杀汉,但他还是一个想象丰富的人,他自觉良心有愧,当然这中间还有着极其复杂极为纷繁的诸如历史问题,安全问题,经费问题,特别是生计问题,等等,都成了他贸然跨越海峡的重大障碍!

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有一首《菩萨蛮》,上阕是:“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下阕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用这首词来形容我们父亲当年在台的处境和心境,也许有些恰当。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人才网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3-4-16 14:58:1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好害怕 该用户已被删除
板凳
发表于 2013-4-16 14:36: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爱你永远 该用户已被删除
地板
发表于 2013-4-16 11:40:4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70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70
5#
发表于 2013-4-16 11:31:09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些隔地的思乡,现在的我们应该觉得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遮天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发表于 2013-4-16 11:26:3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78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78
7#
发表于 2013-4-16 11:18:56 | 只看该作者
你的父亲是伟大了,值得大家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无耻之徒 该用户已被删除
8#
发表于 2013-4-16 10:38:3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80

积分

等待验证会员

积分
80
9#
发表于 2013-4-16 10:36:51 | 只看该作者
当时他的一股强烈的思乡伤别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