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不少地方高考出分了。互联网上又掀起一波“查分名场面”:考生和家长守在电脑前,等着分数出来的那一刻;当高分出现在屏幕,全家人尖叫、兴奋、狂喜,那种喜悦溢出了屏幕,连带着互联网上一片喜气洋洋。 这些考生当然是值得祝福的,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获得了回报,也值得成为其他考生的榜样。作为一个有选拔意义的考试,围观其中的“胜利者”也堪称一种本能,这和任何比赛里给冠亚军献上掌声是类似的。 但过多的、如同摆拍一样的视频及其热搜,也引发了一些反思。可以想象,查分时刻被拍下,大概率是因为对成绩有预料,不然何以早早就摆好了机位?而且当互联网上充满兴奋,也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将极少数的成功当作一种普遍。有学者就提出,“少点查分名场面,弱化一下高分热搜”。 甚至,舆论场还出现了“高考屏蔽生”这样的概念。原本防止炒作而采取的屏蔽名次措施,反倒成了另一种认证,也着实讽刺:不炒作“高考状元”了,却开始炒作“屏蔽生”。 高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是一个区分优胜者的游戏,而是一个有全民意义的阶层流动机制:每一个考生都会获得属于自己的分数和名次,而分数和名次又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有相当的影响。 绝大多数的考生都很努力,穷尽了全部力气,但或许只是一个中不溜的分数,或者不甚理想,去了一个并不显赫的高校。但他们似乎没有热搜价值,在互联网上无声无息,他们才是今年高考1342万考生里“沉默的大多数”。 不过,人们却不能像看一场比赛一样,去忽视中间名次的选手。这些大多数才构成了我们高等教育的主体,在数年后他们又会构成社会就业的主体。他们接受怎样的教育,取得怎样的成就,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形成怎样的精神世界,决定了社会的整体面貌,以及我们生活空间的温度和水位。 他们或许上不了热搜,但不应被遗忘。如果我们梳理一下近些年的社会议题,就会发现不少都和他们有关。比如对“第一学历歧视”的争议,不断被推高的考研热度,考试名师、志愿填报机构受到热捧,等等。可以想象的是,这些新闻中的当事人,很多都不是高考成绩最优秀的那一拨学生。 而这也是“非热搜考生”为什么值得关注的原因,因为他们就是我们。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一个非常显赫的教育背景,没有一个名校争抢、专业任挑的机会,也难以获得高保研率、清晰的职业路径。 在这个背景下,普通人能不能在长线努力中获得更多机遇,能不能有多元机会去改善境遇,能被社会托举到什么位置,能不能过上一个相对理想的人生,这些从社会议题和公共政策的角度,或许更有关注的价值。因为这些平凡的大多数人,才是“基础”所在。 就在不久前,一位学习服装与服饰设计的中专女生保研到了清华大学。值得关注的并不只是这位女生如何优秀、励志,而是她的命运之窗其实是在近些年才被打开的。“职教高考”这一概念,在20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被正式提出,此后职业教育高考之路被逐步打通拓宽。 这是这个故事动人的另一面,即展现了一种整体性、机制性的改善。由此可见,关注大多数普通考生需要什么,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赋予更多可能,并引导公共政策的改善,比盯着眼球效应的“查分名场面”更有意义,也是理性舆论场更需要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