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阵复古之风吹来,让昨日的半导体“垃圾”翻红成了今日的时尚圈爆款。而CCD相机,便是这其中的典型。昔日白菜价的数码废品在一众明星和网红的种草下,出售价格竟比一手新品还贵。这几年,不少早该进入垃圾填埋场的电子产品都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3月12日 《凤凰周刊》) 表面上看,年轻人消费电子垃圾似乎与追求技术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但却是年轻人消费观念的独特表达。CCD相机所拍摄的照片往往模糊失焦、噪点多、像素低,而这些曾经被视为缺点的特性,如今正是大家所追求的“氛围感”“早古味儿”。年轻人们追求这样的复古审美其实是对当今电子产品千篇一律的外形、复杂的功能的反抗。他们用消费行为展现自己的生活态度,而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的老旧产品便能彰显出与众不同。 但笔者认为,真正打动年轻人的关键在于这些所谓的“电子垃圾”营造的怀旧氛围。就像“中式梦核”视频营造的昨日梦境,能够让人们在怀旧的氛围中寻得一处慰藉心灵的港湾,暂时摆脱现实的烦恼与焦虑。 然而,在明星网红种草的名人效应影响下,诸多型号的CDD相机供不应求,一些商家为了追逐利益,开始批量收购、翻新这些旧电子产品,甚至不惜造假,以次充好,将一些毫无价值的废品包装成所谓的“复古珍品”。毫不知情的消费者们在怀旧情绪的裹挟下,往往容易失去理智,盲目跟风,从而陷入这场情怀消费的陷阱。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对“电子垃圾”的过度追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社会的价值观。当人们将过多的关注和资源投入到这些旧物的炒作中,是否会忽视了对新产品的创新?生活在以科技为驱动力的时代,我们是否应该更关注那些能够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类生活的创新成果,而不是沉溺于对过去的缅怀? 早古“电子垃圾”迎来“第二春”需要我们秉持理性的目光来看待。适度怀旧能够让人们在旧物中寻找慰藉,汲取温暖和力量,但盲目跟风、过度炒作则不可取。消费者们应擦亮眼睛,切莫被情怀冲昏头脑。只有在怀旧和理性消费之间找到平衡,我们才既能珍视美好的过去,又能拥抱光明的未来。 来源:红网作者:李馨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