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5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旦将降低文科招生比例,人文教育根基该如何坚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14 11:4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复旦将降低文科招生比例”的新闻引发热议。据报道,复旦大学将进行一场“教育教学3.0版”的改革,加速学校向创新型大学转型。其中,该校文科招生的比例,会从原来的百分之三四十,降到百分之二十。(3月12日 中国新闻网)

文科招生比例缩减到20%的调整,引发了文科被逐渐边缘化的讨论。诚然,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科学技术迅猛进步的进程中,发展理、医、工类学科似乎才是社会发展应有之义。但是,文科始终不该被视为可抛弃的领域,它是锻炼批判性思维、培养社会责任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有力武器,是科技发展“不跑偏”的标杆和底线。

面对技术革新浪潮,文科教育的重要性不仅未被削弱,反而在伦理与价值观层面愈发关键。当今,AI正慢慢渗入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AI伦理问题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AI算法的偏见和歧视问题,可能是受到投喂数据和人类主观偏见影响。若能在开发初期引入伦理学、社会学等文科专家参与算法审核,或可避免相关伦理问题的出现,使AI发展行稳致远。

在人工智能时代,复旦大学的此次教育改革认识到了多学科协同和创新的重要性,在顺应时代变革的基础上,复旦改革的亮点在于秉持“缩减但不抛弃文科”的理念:一方面,通过跨学科重组回应时代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保留20%的文科招生,坚守人文教育的根基。这种“减法”与“加法”的结合,既避免了文科被完全边缘化,又为理工学科注入人文关怀。此举若能在课程设计、师资协作等环节落实“真融合”,而非形式重组,或将为中国培养更多具备系统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复旦“教育教学3.0版”改革是一次充满勇气的实验,在拥抱学科交叉与科技浪潮的同时,能否守护人文教育的根基、平衡“理”与“文”,将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教育的终极目标始终是培养“完整的人”,而非“高效的工具”。唯有在创新与坚守中找到动态平衡,这场改革才能真正成为高等教育的“中国方案”。

作者:李沙祺日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