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十分沉重的长篇小说
—— 评李石的长篇小说《沉重的岁月》的“沉重”(上)
李 树 人
一本厚厚的小说,被我庄重地合起来,端端正正摆在我书桌的正中间,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从前年十月拿到这本书开始,用了整整一年半时间,我终于把它读完了!
这本洋洋洒洒63万余言的厚书,就是李石的长篇小说《沉重的岁月》。
李石,原名李浩然,原是我的学生。是一个很是朴素很是诚实的人,从他的经历讲,也可以说是一个很是沉重的人,,所以,他不仅改名李石,也写下了这本很是沉重的小说。
首先,小说所触及的整个社会背景极其沉重。
小说主体写的是上世纪3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后期发生在湖南西南边陲一个小县的小山村,即镰刀湾村所发生的事。从地域讲,作者先后写到了该省内的东安,零陵,平江,永顺,麻阳,长沙,还写到了外省的杭州,嘉兴,太湖,武汉和北京。从规模讲,既写到了像他故土大江口、石期市这样的小街小巷,也写到了像长沙、武汉,北京等地大中城市的广大地方。从场面讲,它写到了旧社会的蒙馆、小学和新社会的中学、大学,也写到了平静的农村和残酷的战争。从人的活动方式讲,既有写集团的,也有写个人的;既有写崇高的,也有些卑微的;既有写成年人的,也有写儿童的。可以说,它把当时整个中国的社会的大致面貌都浓缩到了这本小说中。日本帝国主义分子的杀人放火,强奸虏掠,反动政府的横征暴敛,土匪的横行霸道,地主豪绅的巧取豪夺,中层人物的面带菜色和下层人丁的饿殍遍野等等惨象,都被他用笔囊括于其中。有评论家说:这是中国近一百年的历史的较为全面的真实写照,是旧中国社会这棵千疮百孔的老树的横截和纵剖或者说是全面解剖,都不为过。详细说,三教九流,它都有所涉及;七十二行,它也一一兼及。说是百斧围伐,说是狂澜既倒,说是僵而不死,用上“沉重”,很是恰到好处!
其次,小说所描写的众多人物的命运更是极其沉重。
小说前后共写了大约一百个左右的正面的、反面的和中间人物。
先说第一个主人公李斗吧。他农家出身,满身书生意气,少年时,就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志,“练风练雨练斗志”,正想为报效国家民族而奋发向上时刻,同族心怀妒嫉族长李方庆就先下手为强,连续制造许多祸端,弄得这位血气方刚的青年基本家破人亡。环顾前后左右,再也无路可走,只得愤然投军。当大军拼死打到长城脚下,他以为天下可以从此太平,自己也能出人头地,不料上面突然下令缩编裁员,强加罪名将其逐出军营,他再也报国无门,孤身只影徘徊于中原大地。后在返家途中,被湖南军阀何键部下收留。他又以为良机到来,多番重振雄风。谁知这位“湖南人的父母官”,却命令他追随他的上司去“围剿”平江的彭德怀和湘西的肖、贺。在记取围剿彭德怀的深刻教训和被肖、贺放归以后,他的心灵大为震惊,毅然决然要为国家、为民族立功赎罪,遂率部随军开赴江浙抗日最前线。在那长达8年的最艰苦岁月里,他率领部下上百次出生入死,他本人7处中弹,命根差点全部报废,可谓战功赫赫,僚属亦多引为骄傲。可是,好景不长,日本鬼子刚刚投降,上峰说他治军有方,要他率部开赴东北“剿匪”。已经身为中校团长的他深知此举要义,决计退伍返乡。在途经湖南株洲时候,又被以“确保湖南”为借口的陈明仁部属挽留,为其招兵买马,训练兵卒。其后,湖南和平解放,他和妻子作为起义有功人员,被送进湖南革命大学学习改造。结业后,即被遣返回乡。可地方政府不久后就不买这本帐,更加上正手握他的生死大权的乡治安队长,就是他的死对头李方庆的内亲。他们长时间多番想方设法置他和他的家人于死地。就是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平反改正政策贯彻许久,身为公社治安部长兼落实政策办主要领导的这位原乡队长,仍然死死抠住他和他的家人不给半点松动,到他离开这个世界后6个小时,才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司令部政治部下达给他的平反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