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9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冬临该赔每个河南人一元钱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9 08:3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因为2017年北京台春晚小品《取钱》中骗子打电话时说的是河南话,西安一河南籍律师以“地域歧视”和“侵犯河南人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要求北京电视台和该小品编剧及演员郭冬临等,向所有河南人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每人一元。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最常见的网友评价肯定是“这个律师在炒作”。是炒作吗?当然是。只不过,炒作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关键是这个事情做的有没有意义。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顺带给自己带来点名气,增加点业务,于人于己都是好事。那么,为一个小品中骗子说的是河南话而较真,有意义吗?

    我专门去网上看了这个小品,不明白为什么要在一个说普通话的小品中,插入讲河南话的骗子电话。即使不谈歧视,也是完全脱离现实的,现实中的电信诈骗,谁会讲河南话?讲河南话也能让老太太相信是银行打来的?怎样缺心眼的骗子,才会用河南话冒充银行人员骗北京大妈?所以,这样的安排本身就是没事发神经,根本不是艺术创作的需要。

    要说歧视,先要明白歧视是怎么来的。歧视的行为源于头脑中的偏见,头脑中的偏见源于简化世界的需要。刻板印象是我们看世界惯常会走的捷径,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刻板印象,借此作为我们判断和评价的依据。

    比如“女司机不靠谱”,这是一个刻板印象,它形成对女司机的偏见,进而表现为路怒歧视话语,哪怕对方明明是个男司机,我们也会说“妈的,肯定是个女的”。

    刻板印象是可以强化的,这样才要搞宣传,才要做广告。春晚小品,当然亦属此列,它的不当处理,会强化人们的偏见。小品中莫名其妙且毫无必要地让骗子以河南话呈现,也许不是纯粹出于恶意,但至少没什么善意,只不过,一不小心就“泄露”了内心的偏见,而偏见的态度一旦公开表达,就会构成事实上的歧视。

    偏见不可消除,歧视可以减少。偏见的观念不一定必然导致歧视的行为。态度和行为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对惩罚和代价的忧虑,也可能是因为理智战胜了偏见。美国很多白人依然歧视黑人,但他们也许不再敢公开表达。这样的禁忌如果做到极端,成为“××正确”,当然不是好事,但是对于那些被歧视的群体而言,歧视哪怕只是表面上减少,也是好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歧视其实只是竞争的代名词,比如,你就是喜欢进口货,你就是只买苹果手机,满足的是你自己的偏好;但是,也有一些歧视是损人不利己的,甚至是要为之付出代价的。准确地说,只有当歧视者愿意放弃一定的利益,例如收入、利润、工资、或者享受,以便满足他个人的偏好时,才是真正的歧视。

    以此观察,在小品中让骗子毫无必要地讲河南话,至少是损人不利己的。尽管这种“一不小心”地表达,或许只是出于随性,想当然地追求笑果,但不能说“一不小心的伤害”,就不是伤害。律师发起诉讼的意义,就是要给“一不小心”安个把门的,不再那么随性那么想当然,强化人们本就已有的偏见。

    世界那么大,我们何必那么狭隘。对抗刻板印象与固有偏见,需要见识和历练。记住,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要知道,可能对方并没有你那么优厚的条件,可能你自己其实所知甚少。换个身份,面对被歧视,给愿意较真的人鼓个掌,自己则完全没必要事事较真,被歧视的只是那个符号化脸谱化的身份,而并非你本人。

    文/舒圣祥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