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0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师针扎孩子”背后还有多少待解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4 14:1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家长范女士反映称,三岁的孩子在大兴区一幼儿园疑似被老师用针扎伤。孩子身上多处皮肤损伤,出现红色出血点,并伴有结痂,范女士委托司法鉴定所为孩子进行了伤情鉴定,结论为“针状物”致伤。幼儿园方面坚决否认存在针扎孩子,目前家长已向警方报案。(11月13日《北京青年报》)

  稚嫩得像花骨朵一样、没有任何自卫能力的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成为“幼师虐童”的受害者。不论是“耳光响亮”,还是给多嘴的孩子嘴上贴上胶带,抑或“针扎孩子”,在那些一关起门来就听不见孩子们哭声的幼儿园,这些孩子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

  在许多人的角色期待里,“爱的教育”在幼师身上应该体现得尤为明显;一个值得公众托付信任的幼师,对孩子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然而,少数幼师的角色扮演,显然背离了老百姓的角色期待——拿最无辜、最脆弱的孩子下手,幼师朴素的人性上演了“变形记”,残酷地对待那些可爱的孩子们。

  多元的时代,决定了多元的社会心态。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不良的社会心态也在浸润、异化人们的精神世界。对孩子的痛苦失去了敏感的反应能力,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无动于衷,为“暴力育人”找到了理由——哪怕是自欺欺人的理由……“针扎孩子”的背后,隐伏着麻木、冷漠、暴戾等不良社会心态。

  如果我们仔细梳理就会发现,“幼师虐童”大都发生在民办幼儿园,这些所谓的幼师大都无证上岗。在身份社会逐渐向专业社会过渡的当下,这些拥有幼师身份标签的人们并不具备教师从业资格。准入门槛低、职业培训缺失、流动性强,让监管难以落到实处。“针扎孩子”涉事幼儿园拿的是培训机构的营业执照,幼师也没有教师资格证。

  由于学前教育尚未被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不少幼儿园得不到公共财政的滋养。和中小学教师相比,幼师不仅在身份认同上存在着困难,在职业体面上也大打折扣。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积累的压力和戾气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安全阀”,就会把不满与怒气撒向最弱小的孩子们身上。更让人担忧的是,与“针扎孩子”的重度失范行为相比,在幼儿园或许还会存在更大量、更经常的轻微失范行为。这些失范行为不显山不露水,却难免给孩子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带来负面效应。

  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更有品质,需要在学前教育的制度规范、教师准入和财政投入上多些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这一切,显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务之急,就是严格教师准入机制,将那些缺乏专业技能和职业伦理的“假幼师”清理出去。说到底,学前教育就是一种“爱的教育”,幼师的准入门槛经不起“一降再降”。(南方网杨朝清)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