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4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交警扶老人过马路,要规则还是情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14:37: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母亲节期间,有两条过马路的新闻赢得了很多人的掌声。一是四川成都,一位老人在绿灯时过马路因腿脚不便,走得很慢。还没走到路中间,信号灯就变了。一位交警看见后,把车停在斑马线上拦停过来车辆,搀扶老人过马路;另一条是在天津中环线友谊路交口站岗的警察,看见一老人走路十分迟缓,一个路灯灯时肯定过不去。于是搀扶着人在绿灯时通过马路。当通过路口的机动车驾驶人看到交警搀扶老奶奶过路口的情景,纷纷主动停下车来,让交警扶老人先通过。

交警搀扶老奶奶过马路,所有车辆主动停驶让行

  交警和路口车辆的司机都值得赞扬。但是,不是在每次老人过马路的时候交警都会及时出现,也不是每一次有人过马路时司机都会停车等待,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路**通事故。

  这两个老人过马路的问题,其实反映出的还是规则问题。如果规则更完善,老人过马路也不必要人帮忙,也就是说,规则约束比交警帮忙更得人心。

图为四川成都,交警把车拦停在斑马线上。

  首先是红绿灯的规则问题。这是全国各地存在的普遍现象。搜索一下媒体报道你会发现,在一些路口,为行人设置的红绿灯时间太短,行人等待很长时间,好不容易等到绿灯,但往往走到一半或四分之三的路程就变成了红灯。许多人在这样的路口过马路时小跑,年纪大些的人或残疾人更是困难。这也是这两条新闻中警察帮忙的主要原因。

  大概从我国发展汽车开始,管理部门就自设一种观念,行人要为汽车让路。所以一直以来,我国在设置红绿灯的时候,分析的最多的是相对车道的车流量。根据道路的宽度,人行通行速度,二者相除综合得出设置根据。但难免会出现有的路口某个方向的等待时间特别的长,行人通行时间太短的问题。比如,在成都的这个路口,行人通行的绿灯时间仅23秒,一个年轻人快速通过马路也至少需要18秒,对于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23秒根本无法足够从容通过马路。事实上,视频中受助老人也表示每次都要等好几个红绿灯才能过。

  其次是交通规则问题。对成都这条新闻,有人说,“交警滥用职权。老人过马路,难道就可以不守法?就可以随意从任何地方过?斑马线近在眼前。交警这么做,有演出之嫌。”这就有点乱喷了。老人是应该走斑马线,老人违反规则应该教育,但是老人考虑到自身这么短时间跑不过去,违反规则也是被逼无奈。即使这样,车主也要停车让行。如果车主没有停车让行,则对老人生命造成威胁,可能会导致交通意外影响交通,交警这个行为不是滥用职权,而是属于紧急执法。法律规定,在交通信号灯与交通警察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以交通警察的指挥为准。

  这个问题延伸开来说,就是如何处理交通规则和情怀之间的关系。在美日欧洲等国家,司机看到人行横道上有行人要过马路时要主动停车,即使行人违反了交通规则,也必须坚持行人有先行权。也就是说,情怀也是一种交通规则。

  我国很多城市都已进入老龄社会,过马路的老人越来越多,如何在红绿灯设置的规则上与时俱进,还有待交通部门的创新。而不管是创新前还是创新后,坚持行人优先应该是每个司机的标配,而不该再是被人津津乐道的暖闻。(丁慎毅)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