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4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婴儿维权:这样的创意太沉重

[复制链接]

7975

主题

7979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4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09:0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6月2日,一张照片在很多西安市民的朋友圈热转:10辆婴儿车在西安曲江某小区门口一字排开,10个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分别坐在车上,身后家长们拉出的横幅是“还我学区、娃要上学”。当地媒体报道了这一“学区房成泡影、住户动用婴儿维权”的事件(西部网6月3日)。

很多人在转发照片时评价:“太绝了”“这图一定会火”“看解决不解决”;也有一种另外的观点:车上的婴儿太无辜了,“六一”刚过,就被拿出来当了维权工具,让成年人情何以堪?

事情原委并不复杂。当地媒体报道,根据此前开发商跟业主签订的协议,这个小区的小孩都可以在临近的曲江一小和一中上学,结果今年重新划分学区的时候,该小区被划出了约定范围,被划到了几公里外的一个某小学分校。业主强调的是花高价买房就是冲着这个学区;教育主管部门强调学区每年都是动态调整的,要综合考虑划分。

为了沟通博弈,家长们“憋出了大招”,搞出了如此吸引眼球的策划;既然是为孩子争取权益,那不妨就把孩子作为工具,“推上前台”。从结果上看,他们也果然达到了阶段性目的,舆论压力之下,教育主管部门强调要“填表摸底,重新考虑科学分配的问题”。

看这种照片和视频的时候,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当事的家长,会不会也这样做?轻易指责家长“不择手段”、漠视儿童权益、把孩子当成维权工具,未免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家长们一定觉得“理直气壮”,孩子教育为重,“我有什么办法?”

但是,从直觉上,我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味。当下诸如上学、看病等民生问题,因为沟通对话机制欠缺,普通市民常常还是“闹”的逻辑,不搞出点动静,不被媒体关注,“有关部门”就很难站出来,俯下身子认真倾听你的诉求。一旦闹大了,媒体关注了,领导批示了,相关问题才会被重视。

家长绝非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在这种失衡博弈中,如何增加有足够分量的砝码?好像除了自己的孩子,在法治的通道中,在程序的流程里,好些人很难找到更好的抓手。人口与有限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社会各界对于教育资源的争夺,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无论如何,这个“夺眼球的维权案例”不该成为博弈的样本。如此沟通成本太沉重,那些无辜懵懂的婴儿来到人世间,不该遭遇如此境遇。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