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将科学家的热度与明星的热度去比较,然后得出一个结论,舆论和公众整天围着明星转,冷落了科学家。明星屁大的事儿,都能刷出几亿的关注量,而科学家再大的事,都很少能成为大众话题。前段时间,著名院士柯俊教授去世,网络杳无声息,最热话题是某网红作家性骚扰丑闻。有人感慨: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能理解这种感慨背后的问题意识,人们有一种强烈的期待,希望舆论不要冷落了科学,分点儿注意力去关注关系到公共利益和自身命运的事业,给那些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一点热度,不要沉浸于无聊的口水狂欢中娱乐至死。不过我想说的是,对不起,科学家不需要你说的那种垃圾热度。 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抱怨过媒体和舆论,批评舆论太关注明星,而不关注科学家,埋怨对科学家的关注热度远远不够。类似的话题讨论中,科学家都是缺席的,他们只不过是在“被表达”。真的,我没有见过哪个科学家批评过明星,忌妒明星的热度比自己高,看到明星受追捧自己受冷落而心理失衡。他们整天待在实验室里,一心扑在科研上,心里想的全是专业问题,哪有时间关心“热度问题”?热度问题,对真正的科学家是个伪问题,这问题都是那些热爱消费热度的人臆想出来的。 科学家需要这种像关注明星那样的网络热度吗?我跟好几位科学家聊过,他们说不需要。不仅不需要,甚至很多时候刻意躲着媒体,逃避舆论聚焦。因为过多的报道和关注,会对他们的工作形成干扰。记得前段时间,一位老院士在高铁二等座的工作照曝光,让他一时成了网红,享受到了明星那样的关注热度。可又怎样呢?无数媒体想采访他,对他工作形成很大干扰,最后不得不闭门谢客。“共和国的脊梁”“二等座最高贵的乘客”之类滥俗的称号,让人哭笑不得。 这是科学家需要的热度吗?不,这是媒体、舆论、营销号需要的热度。这不是对科学和科学家的致敬,而是一种身份消费,一种搭便车蹭热度。这种所谓热度,对科学传播并无助益。当很多人在谈“为什么科学家没有明星那样的热度”时,表面上是想抬升科学,骨子里也许只是想把科学家当明星那样去娱乐化消费,成为话题,给舆论带来“热度”。 怎么关心和关注科学家?恰恰应该祛除那种“以媒体为中心”造星式的热度思维,让他们远离明星那样的热度包围。最好的关爱,就是给他们创造一个安静的科研氛围,别去打扰和消费他们。如果我们的科学家有明星那样热度,整天被粉丝包围,一出门一上路就能被粉丝认出,说实在的,那样中国的科学和科学家就被毁了。你能指望一个生活在舆论包围中的科学明星能做出什么惊世成果?科学研究需要坐冷板凳,需要在远离舆论曝光的安静象牙塔中心无旁骛地做学问。 舆论和媒体看成宝贝的热度,在真正的科学家看来,也许就是垃圾。科学天然带来一种反热度的高冷气质,天然是小众的,孤独的,不需要不懂的人装得很懂的样子,不需要不三不四的人去凑热闹,不需要上头条成热点。他们追求的是自己的研究得到圈内认同,获得行内业内热度,而不是脑残粉式的大众热度。 媒体和公众应该怎么关心他们?应该致力于为他们创造一个纯粹的学术环境。前段时间本报报道了北大一群数学家的故事,题目叫《特区》,讲述了北大是怎样给一群年轻的数学家创造了一个去行政化、免于学术之外事务干扰的特区,他们在这个特区中自由地研究,不必填各种表,不必忧心于房价,不必臣服潜规则,想干点啥就干点啥,在这个理想的小环境中专注研究。当世界疯狂时,一个数学家可以在数学中发现一种无与伦比的镇定剂。他们不需要像明星那样被追捧的感觉。 不要把自己热衷的东西强加给科学家,不要用科学家去践踏明星,网络热度这东西,对名利场中的人是宝贝,对科学家却是干扰科研的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