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7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孝心的缺失与法律的无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08:1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起来中国人应该是世界上最讲究孝道的吧。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父子一伦是最重要的,且虽有“父慈子孝”这种貌似交互的要求,不过,“往下亲容易,往上亲难”,所以,源于人类天然的、本能的“父慈”,并不需要社会过多地提倡。“子孝”这一环却不然,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能依稀听到隐藏于其背后维护孝道的声嘶力竭的呐喊,“他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简直禽兽不如,决不能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所以“孝道”可以用来要求和约束所有人,即便贵为皇帝,也不能自外于孝道这一铁律,孝道是维系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的“定海神针”。

古代孝子们的“孝”可谓各行其道,而我们耳熟能详的二十四孝,就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孝行的多样性。比如说周代老莱子“戏彩娱亲”之事,“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蓝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老莱子的行孝方法比较独特,就是在耄耋之年的父母面前表现出一种“萌萌哒”的样子,以示自己需要父母呵护之意。初读这样的故事时,觉得老莱子“玩儿”的有些过分,不过仔细想想,人年纪大了最担心的是自己“不中用”,只能吃闲饭,成为儿女的累赘,而老莱子的“诈卧跌地,作婴儿啼”,正是在对父母“扶一把”的需求中,使父母有了被人需要的感觉。

另一个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也颇奇特。“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朱氏)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主人公是无论后妈如何“不慈”,他都无怨无悔、一如既往地尽孝。只是王祥的继母嗜好比较独特,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居然想“食生鱼”,作为孝子的王祥则义无反顾地解衣“卧冰求之”。故事的寓意当然是要劝勉人们行孝。在王祥的身后倒是出现了许多以他的名字或行为命名的河流,比如说洛阳西就有著名的“王祥河”。而在山东临沂城北的孝友村也有一条与王祥有关的河流,人们称其为“孝河”,又名“孝感河”或“王祥河”,多年前笔者去临沂讲授传统法律文化时曾提及这个故事,当地人就很自豪地做过介绍。

除了老莱子、王祥的故事外,二十四孝所提倡的孝行还有很多,有的是事亲笃孝,无违于父母之命者,有的则在父母生病时精心侍奉、不敢懈怠者,也有些属于家族和睦、累世同居、使家族绵续数百年者,还有为报“不共戴天”之父母仇而卧薪尝胆、矢志不渝者。可以说这些孝子虽然孝行各异,却是孝心同一,其背后蕴含的都是值得称颂和褒扬的孝道这一美德。

然而,尽管在一个人识字之初的蒙学读物中就能读到这些故事,布衣草民在生活中也被要求以这些孝子为行动的楷模,不过这些事例毕竟不是普通人能习得来的,所以除了社会倡导之外,统治者也借用法律的手段来强制推行。“不孝”行为入罪在我国是很早的,《孝经》中有“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一般认为,早在夏代我们就已规定了“不孝罪”。到了汉代,犯不孝罪者会被处以弃市、枭首等极刑,而从隋唐开始直至明清,不孝则直接入于“十恶”,“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及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若供养有阙。居父母丧,身自嫁娶、若作乐,释服从吉。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诈称祖父母、父母死”等皆属不孝。可以说,一切不敬及有违家长意志的言行都可能受到严惩。

一个人的孝与不孝,从法律上看,似乎有统一客观的标准,而在现实生活中,则端赖父母的“感觉”。有时候外人看来是孝子的,在父母眼里却是“忤逆”;而有些只会耍嘴皮子却不断“啃老”的子女,在父母眼里则可能是大孝子。那些受了“委屈”的子女并不能去据理力争,正像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里说的,伦理问题只能“向里用力”以求解决,“不得于父母者,只好转回来看自家这里由何失爱,反省自责,倍加小心,倍加殷勤。莫问它结果如何,唯知我在尽孝。此即为最确实在孝可得父母之爱者,外此更无它道。反之,若两眼唯知向外看父母的不是,或一味向父母顶撞,必致愈弄愈僵,只有恶化,不能好转。”只管尽孝,不问后果,也是孝子应有的品行。

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里,父慈子孝这一人伦都值得提倡,它是人间最真最纯的情感。即便在“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这样的条文中,也早已剥去了孝道温情的一面,只剩下了赤裸裸的财货的给付,而在许多相关的案件中,更有连维持老人温饱等物质上的供养义务都不愿承担的忤逆子。最近看到发生在山东某地的一个支付赡养费的案件中,儿子为了躲避给母亲几千元赡养费的“执行款”,不仅搞假离婚转移财产,而且还与执行法官捉迷藏,打游击,宁愿上黑名单当一个“老赖”,也不愿拿几千块钱给老妈。法院最终帮老人讨回了赡养费,却讨不回儿子对母亲的孝心,而当孝心缺失时,再强有力的法律也无可奈何。

我们今天提倡孝道,固然不能以二十四孝做楷模,也不能以十恶不赦之罪来惩治不孝恶行,但要解决这个千古难题,仍需要我们在进行道德教化的同时,辅之以恰当的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完善的社会养老机制的建构,而这就需要政府的投入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方能奏效。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