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禁涨令”短期内虽对景区门票价上涨幅度有限制,但长期看无济于事,不如理顺职责,以市场化引导规范景区涨价。
据新京报报道,近期国内一大批4A级和5A级景区已确定将涨价,备受民众关注。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日前发出倡议,号召5A、4A级景区带头不涨门票价。随后,国家旅游局方面表示,不赞成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高过快,支持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的倡议。
自2007年国家发改委规定“三年不涨价”后,三年不涨就变成了“三年后(解禁年)必涨”。支持倡议5A、4A景区带头不涨价,对民众来说或是好事。但现实告诉我们,规范景区门票涨价问题,靠禁涨年限的行政手段,其实作用有限;现在靠倡议或支持倡议,也像是隔靴搔痒。远的不说,就拿最近这波景区门票“到期涨价潮”来看,就不乏前期进入全国旅游诚信单位承诺3年不涨价的景区。
实质上,景区涨价若遵循市场规律,未尝不可以。一刀切地禁止,本就是矫枉过正。但也得看到,目前景区涨价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经营成本上升,二是没有长效约束的合理门票涨价机制。
景区直接经营的人工、维修维护、开发建设等成本抬升,这里面有些无可避免,难免体现在门票上。但当下很多景区成本上升,更多的是因经营过于单一,基本很少与旅游延伸环节如吃、住、娱、购等有效融合和挂钩,或者是经营脱节,致使景区经营者的经营成本不能有效转移、分散和消化,经营者只好把眼光集中在门票价格这唯一出口上。就此看,旅游等监管部门如何为景区长链条科学经营提供制度环境,尤为重要。
至于门票涨价约束机制,终究还得回归“市场归市场”路数上来解决。“三年禁涨令”短期内虽对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幅度和频率有限制,但长期看,不如理顺各方职责,以市场化引导去规范景区涨价。
首先,作为景区经营者的“娘家”,旅游协会更应针对各个景区的经营特色和优势,为其多块经营、多腿走路出谋划策,从内部自觉摆脱或减轻门票依赖症,而非止于倡议。
其次,对旅游主管部门而言,涨不涨价、如何涨价,从根本上来说是景区经营者的自由,但完全可发挥景区A级评选或摘牌的程序规则的杠杆作用。一方面有效引入景区的多种经营,及门票在多种经营中的比例考核内容和比重;另一方面,把景区门票一定期限内总价、直接涨幅、频次作为其现有级别去留考核的一项重要和大分值考核内容,让景区在级别身份和单纯门票收益上形成一定反比例关系,改变以往实际变相鼓励高级别景区更易大幅涨价的畸形考核机制。
同时,在价格监管、级别景区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实施级别景区逆淘汰和递补机制,使得各项条件好、门票价格“业界良心”的景区脱颖而出,而乱涨且经营乏术的景区失掉相应级别,引导景区更多地遵从市场需求。文/甄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