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在东亚、东南亚地区是当之无愧的霸主,与朝鲜等国家长期作为中原王朝的附属国、藩属国不同,今天的越南(主要指越南的北部和中部),古称交趾,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设立象郡开始,就长期处于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是中原王朝版图的一部分。 两汉时期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交州,唐朝有安南都护府、静海军节度使等,可以说秦朝以来的一千多年,越南不曾脱离中原王朝而独立,虽然一旦中原王朝出现衰落内乱,越南地区就会出现叛乱自立的情况,但都被及时解决了。真正让交趾脱离中原王朝自立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政权和后来的北宋王朝,尤其是两次宋越战争,直接导致了无法挽回的局面。 图1 交州,古地名。东汉时期,交州包括今中国广西和广东、越南北部和中部 图2 越南独立及与南汉王朝对峙形势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大地分崩离析,各个割据政权内斗不断,与越南打交道的只有南汉一个政权。此时的交趾先后被曲承美、杨廷艺、吴权等几任静海军节度使所占据,尤其是在吴权时代,南汉与交趾爆发了大战,史称“白藤江之战”。南汉的开国皇帝刘䶮改名造字挺有一套(取《周易》中“飞龙在天”之意造了一个“䶮”字,由刘岩改名刘䶮),但是打仗的水平真不咋地。交战过程中,刘䶮轻敌冒进,中了吴权的埋伏,南汉军死伤过半,大败而归。从此以后,南汉再也无力控制交趾。吴权便在939年自立为王,开始脱离中原王朝。 不过,虽然越南史学界极力称赞吴权,并且把他自立为王建立的政权称为吴朝,并且视为越南脱离中原王朝、独立建国的开始。但是,实际上吴权对于交趾的控制力相当有限,实权依然掌握在地方豪强手里,他和其子孙始终未敢称帝自立。吴权去世之后,其子孙为了自保不得不向南汉称臣并且求封节度使。因此,严格意义上讲,此时的交趾跟南汉没啥本质的区别,都是中原王朝的一个割据政权而已。真正让越南取得独立地位的是吴权之后的丁朝,以及之后的两次宋越战争。 图3 丁朝(968─980年),是越南的封建朝代 968年,越南军阀丁部领除掉了越南国内的割据势力,之后他自立称帝,越南史称为丁朝。而此时的中原王朝,北宋已开国八年,但此时的宋太祖正忙着南征北战,统一全国,无暇顾及丁朝,加上丁朝很有眼力见,及时派使臣去北宋朝贡称臣,故宋太祖相当于默认了丁朝的合法性。 979年,丁朝发生严重内乱,姓丁的被姓黎的给篡位了,越南由丁朝变成了黎朝。结果当时的宋太宗赵光义听说以后,于981年派遣水陆两路大军,打着为丁朝复辟的旗号讨伐黎朝,意图收复越南。因为战争地点还是在白藤江一带,所以史称“第二次白藤江之战”。 图4 赵光义(939年-997年),即宋太宗 根据《资治通鉴·宋纪十》的记载: “交州行营言破贼军于白藤江口,斩首千馀级。时候仁宝率前军先发,孙全兴等顿兵花步七十日,以俟刘澄,仁宝屡促之,不行,及澄至,并军由水路抵多罗村,不遇贼,复擅还花步。贼诈降以诱仁宝,仁宝信之,遂为所害。时诸军冒炎瘴,人多死者,转运使许仲宣驰奏仁宝战殁,且乞班师。” 可知战争的过程:宋军交战初期较为顺利,取得了水陆两次大捷,斩首黎军三千多人,但是后来主将侯仁宝中了敌方的诈降计,被对方夜袭军营而大败。加上此时宋军将士因“炎瘴”得病死亡的越来越多,其他部众不等命令,便撤军回去了。 第一次宋越战争以北宋的失败而告终,虽然黎朝皇帝黎桓很识趣地在983年向宋太宗上表谢罪,但是宋朝不得不从此承认其合法地位,越南第一次由被中原王朝直接管辖的地方变为独立的藩属国,这个转变可谓影响深远,虽然此后越南又发生多次内乱,但是北宋也从未有过收复之意。 图5 王安石(1021年-1086年) 到了宋神宗熙宁年间,宋神宗大胆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虽然王安石变法对于北宋富国强兵的作用一直被质疑,而且变法一开始就遭到大量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但宋神宗和王安石却自信满满,开始对越南采取强硬态度,开始在桂州等地练兵,意图收复越南,不料消息被岭南人徐百祥(应该是个汉奸)泄露给了越南。当时的越南正处于李朝,李朝君臣一致认为“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便在1075年(北宋熙宁八年)举全国之军,号称二十万,由李常杰(宦官,李朝的名将)率领北上入侵宋朝。正式开始了第二次宋越战争,这次战争目前还没有正式的名称,国内一般称为“宋越熙宁战争”。 由于措手不及,力量有限,到1076年3月,李军先后攻破钦州、廉州、邕州三州,尤其在邕州之战,知州苏缄率四千军民死战不降,硬是在被八万李军包围的压力下,坚守了四十多天才被攻破,苏缄全家37人壮烈殉国。李常杰这个太监,在邕州城破之后居然下令屠城,邕州军民被屠杀者达五万多人,并将三州之地的百姓俘虏南归。 图6 宋越熙宁战争第一、第二阶段 北宋朝廷很快做出反应,任命老将郭逵为主帅,集结了30万大军南下开始反攻,并于1076年10月收复失地,攻入李朝境内,并大破李军象阵。李军溃败退到了富良江(今越南红河)南岸,到了当年12月,宋将燕达的诱敌之计奏效,李军中了伏击,被杀者数千人,太子李洪真战死,左郎将阮根被俘。这便是著名的富良江之战。 富良江之战之后,双方开始了隔江对峙。宋军由于劳师袭远,补给供应不利,加之军中受炎热、潮湿和疾病的影响,伤亡过半;李军方面虽然补给供应好于宋军,但因主战场在国内,国力难以支撑这么大的消耗。最后,李朝君主李乾德主动求和,归还俘虏的三州人口。北宋朝廷也顺水推舟,班师回朝。 图7 李仁宗(1066年-1127年),讳李乾德,越南李朝第四代皇帝 虽然表面上双方是以平局收场,宋越恢复朝贡关系。但北宋方面的损失要远大于李朝(《续资治通鉴·卷七十一》记载:“兵夫三十万人,冒暑涉瘴地,死者过半。”),而且之后北宋还主动放弃了已经收复的顺州(前广源州)。所以,史学界普遍认为宋越熙宁战争是北宋的“不败而败”。 两次宋越战争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无足轻重,鲜为人知,但对于今天的越南乃至整个东南亚都影响深远。作为越南独立不久面对的第一个中原王朝,北宋失去了收复越南的最后的机会。在这之后,李朝的制度愈加完备,民族独立情绪也基本深入人心。后世如元明清,虽然对越南也多次用兵,但除了明成祖时期曾短暂统治过十几年之外,越南已经从形态和意识上彻底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控制。 图8 宋朝军队 这里不禁要问一个问题,宋朝为何没能收复越南? 第一,北方军事压力巨大。 北宋从建国初年以来就处于极为不利的军事防御状态,北方战略屏障燕云十六州被后晋石敬瑭白送给辽国,这使得北宋在面对北方辽国强大的骑兵时十分被动。宋太宗两次北伐均遭到失败,从此开始采取守势,一直到宋真宗澶渊之盟之后,宋辽才算和解。北宋中期,西北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又成了北宋的新威胁。而且,与宋代之前的游牧民族不同,辽和西夏都深受汉文化影响,建立了完备的国家体系,是北宋非常难啃的两块骨头。 第二,重文轻武,军队战斗力大减。 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开始,北宋为防止唐后期以来的武人乱政现象进行了大规模的压制。重文轻武,历次战争必派遣文臣充当监军,并给于大权,使将领指挥作战时顾虑重重。实行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更戍法,以三年为期,禁军从京师和地方上来回调换,但是将领却不跟着调换,从而导致“兵不知将,将不识兵”,防止地方将领专权,但是却极大地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 第三,越南地理环境占据优势。 《宋史·列传·外国四》记载:“帝问交阯于何年割据,……韩琦曰:‘交州山路险僻,多潦雾瘴毒之气,虽得其地,恐不能守也。’”宋英宗曾经问过,越南割据的问题,主战派的韩琦居然不同意收复,给出的原因是越南山路崎岖险峻,且空气质量极其不好,就算收复下来也守不住。的确,虽然宋朝之前越南的叛乱都会被平定,但往往损失巨大,且叛乱无法根除。 图9 北宋版图 两次宋越战争,北宋均遭到失利的原因也离不开这个地方的地理环境,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很难适应越南的地理环境。后世元明清在征讨越南时普遍遭到重大损失的原因也是如此,就连二战后强大的美军都没能例外。 越南这个曾经直属于中国达一千多年之久的地方,最终脱离出来的确令人感到可惜,宋朝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要背这个黑锅,但这也是我国古代对于越南的控制力不足的必然结果。
|